高中化学的常用记忆方法 1.理解记忆法 感性的记忆虽使学生停留在表面的、个别的、外部的认识上,这种记忆虽然重要,但只能是初始的记忆,只有把它提高到理性分析能力这一水平,就会获得清晰、持久、牢固的记忆。例如在记忆“气体摩尔体积”这个概念时,学生往往记不全,用不好,关键是不理解这个概念,可把它剖析、分解、记忆。这一重要概念是由“任何气体”——说明只适用气体,对固体和液体不适用,“标准状况”——指的温度为0℃,压强为1.01×105Pa,决不是其它温度和压强,“1摩”—物质的量必须是 1摩气体,“约为22.4升”——是专指1摩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四部分构成。只要把这四部分弄清楚了,对气体的摩尔体积概念也就掌握了。通过6个小题的练习帮助记忆这一概念:(1)1摩硫酸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22.4升。(2)1摩二氧化碳占有体积约为22.4升。(3)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占有体积约为22.4升。(4)在 2.02×105Pa下N2所占的体积一定比 22.4升大。(5)25℃时氯气所占的体积一定比22.4升大。(6)1摩一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为22.4升。由于反复理解,这样较难的概念便记忆清楚,运用自如了。 2.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把待识记材料根据韵律改编成歌诀的形式来记忆的方法。例如,课本上的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表,可记为: 正一铜氢钾钠银,正二铜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四六硫,二四五氮三五磷; 一五七氯二三铁,二四六七锰为正; 碳有正四与正二,再把负价牢记心; 负一溴碘与氟氯,负二氧硫三氮磷。 再如,酸与活泼金属起反应的规律性,可记为: 氢前少用钾钙钠,镁铝锌铁常用它; 氢后统共一百斤,稀硫盐酸不反应。 “氢前少用 K、Ca、Na”,因为 K、Ca、Na都与水反应。“Mg、Al、Zn、Fe常用它”,意即经常用Mg、Al、Zn、Fe与稀硫酸、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氢后统共一百斤,稀硫盐酸不反应”,氢后金属 Cu、Hg、Ag、Pt、Au与稀硫酸,稀盐酸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运用歌诀记忆法应注意:(1)不难记的不需编歌诀。(2)歌诀一定要准确简炼。(3)歌诀最好自己编写,对现成歌诀要认真领会。 3.原始记忆法 这一类记忆可以说是纯粹的死记硬背,并无“诀窍”可言,也无捷径可走。 一种是事物的固有特性。如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等。这类型的记忆一般来说是无方法可循,也很难依靠做深入的解释来帮助学生记忆。如上述“为什么原子由这三种微粒构成?”“为什么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等等,起码在中学阶段是无法解释的。 另一种是一些人为的规定,主要是些符号的规定。如元素符号。对付这一类记忆,做法是反复强调学生多读、多写、常记、常背。实践证明这是有效的。 4.借助现象法 中学化学的学习内容经常接触到许多生活实际和自然现象。教师若能启发学生结合人们极为熟悉的日常现象来记忆某些有关知识,往往可以起到“一拍即印,一印即牢”的效果。 如记忆氧气的物理性质,在学生已掌握了空气成分中有近1/5体积氧气后,提示学生:我们通常看不出空气的颜色、闻不出空气的气味(污染了的空气另当别论),学生则很自然地记住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再提示学生:人与用肺呼吸的多数动物不能长时在水中潜匿,而用鳃呼吸的动物却能生存于水中,学生又立即可记住氧气微溶于水这一物理性质。 又如:从启开汽水、啤酒瓶塞后气泡溢溅、炎热的夏天池塘和水坑内常泛起气泡这样一些学生极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又可使学生牢记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5.知识关联法 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记住某一方面的知识以后,可以帮助记住其它一方面甚至几方面的知识。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攻其一点,遍及其余,扩大战果,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学生在初三年级时记元素的化合价往往感到很吃力,当学完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后,教师应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电子排布与化合价的关系,这样学生就能毫不费力地记住许多化合价,特别是主族元素的化合价。 又如物质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普遍规律,教师必须重点引导学生在掌握物质结构的基础上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某些物质的性质,这就避免了学生去死记每一种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记忆效率。同理,在有机化学知识部分的教学中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提倡学生记住官能团的化学性质,再根据化合物所具有的官能团推知化合物所具有的性质,也就不必让学生孤立地去死记每一种化合物的性质了。 对有些化学知识,如元素符号、物质的俗名、反应条件、仪器名称、反应类型、物质的物性等,可展开丰富的联想,把它们记牢。 例如记忆“王水”性质时,可以联想聪明的科学家(丹麦)玻尔,将诺贝尔金质奖章溶在其中,躲过了德军的搜查;记忆金刚石、木炭是同素异形体时,可联想英国化学家戴维当众将托斯卡那伯爵戒指上镶嵌的钻石化成气体,气体又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牛奶状的趣闻。 6.提纲挈领法 让学生记住一句简洁的而又是纲领性的话,等于帮助学生记住了不少知识内容;或者学生感到记忆很吃力的一大堆文字,教师帮助他们归纳为简单(但必须是明确)的一句话甚至几个字,使学生的记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初中学生记忆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师的功夫应下在让学生掌握无机物的相互关系上,学生记住了“酸加碱生成盐和水”、“酸加金属生成盐和氢气”这样较为简单的一句话,就能顺手写出不少个化学方程式来。当然上述这些无机物之间相互反应规律要受到一些限制,教师应对学生加以说明,以免学生生搬硬套写出错误的方程式。如“金属加酸生成盐和氢气”就只限于活泼金属与非氧化性的酸。 再如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对“失去电子的元素被氧化,含有该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元素被还原,含该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这一段内容经常记反,而上述内容记反一处,其规则跟着全部记反。可将上述很长一段话归纳“失氧得还剂反”六个字来帮助学生记忆。简单说这六字的含义是“失去电子被氧化,是还原剂(剂反),得到电子被还原,是氧化剂(剂反)”。这样归纳后学生记忆很轻松,而且再不会记反。因为当学生将上述六个字误记为“失去电子是氧化剂,得到电子是还原剂”时,则“剂反”两字就无法解释了,于是学生就立即能判断是否记反了。 7.系统记忆法 对于主族元素、各类化合物及其转化关系等可采用系统记忆。 例如:复习有机物化学知识时,可抓住烃及烃的衍生物之间关系的相互转化进行记忆。 8.对比记忆法 对于易混易错的基本概念、化学实验操作、制备装置、实验现象等可采用对比记忆。 例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通过对比,找出概念间的异同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9.推理记忆法 对于有机物分子式推导方法(解题思路)、实验操作步骤,可采用推理法记忆。 例如:通过计算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可有以下图示的途径: 10.连锁记忆法 例如,对于同周期元素(除惰性气体外)自左至右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递交关系为: 核电荷数递增→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得电子能力增强→氧化性增强→非金属活动性增强。 例如,有机物的官能团和化学性质的连锁记忆。以乙醇为例:根据结构特征可以断“C—O”键(即脱羟基),也可以断“O——H”键(即脱氢),因此,就记住了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乙醇与羧酸作用都是脱氢,而乙醇与氢卤酸反应,乙醇脱水就属于脱羟基,而乙醇部分脱水就必然既有脱氢,又有脱羟基而生成乙醚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