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政治 > 高二试题库 > 月考 >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考题

http://www.newdu.com 2021-01-18 高三政治教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成为___社会。
    A.封建专制     B.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      D.半殖民地半封建
    2.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主要表明:
    A.手推磨代表的是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蒸汽磨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生产力大大超过了封建社会
    C.生产关系只能由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来客观的决定
    D.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3.毛泽东说过:“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这一论断主要强调了:
    A.制造工具、从事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B.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C.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                    D.劳动工具的改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4.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对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 ②私有制的出现巩固了当时的生产关系
    ③私有制的产生最终导致原始社会的解体   ④私有制巩固了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这说明:
    ①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③地租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唯一方式
    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6.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②像农民一样,工人也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③资本主义的形成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 ④资本家隐蔽地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以下现象属于经济危机表现的是:
    ①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②供求失衡,商品价格上涨
    ③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      ④股价狂涨,持股者疯狂抛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解释。”这里的“物质生活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
    A.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存冲突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现存冲突
    C.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现存冲突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现存冲突
    9.封建时代的欧洲各国,普遍存在着“金字塔”状的等级制度。等级,依据占有领地的多少而定。国王居于“金字塔”的顶端。处于封建等级最底层:

    A.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阶级         B.没有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
    C.骑士                           D.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
    10.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进而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次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
    ①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②揭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③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④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捧热”了马克思的《资本论》。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资本论》第一卷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该书重新在一些西方国家成为畅销书,并进入了大学课堂。2017年4月13日,德国《商报》发表了《〈资本论〉及其剩余价值》一文,其中写道:“直到今天,如果谁想了解为什么资本主义一再地产生危机,那么他就绕不过《资本论》这部著作。”这说明:
    A.资本主义国家可通过学习《资本论》克服经济危机
    B.《资本论》没有过时,仍具有科学的真理性
    C.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接受《资本论》的理论指导
    D.《资本论》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1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对我们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启示是:
    ①科学社会主义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
    ②科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必然联系
    ③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探索复兴之路,前仆后继
    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创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董必武曾经是中国同盟会会员,他回忆说,“我们过去和孙中山一起搞革命……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结果叫别人搞去了。于是我们就开始研究俄国的方式。”此说法可以印证的观点有:
    ①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经之路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③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才是出路
    ④孙中山没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始终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统一战线
    ②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相互衔接
    ③由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④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不再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华民族经历了以下阶段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①土地革命战争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⑥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17.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关于五四运动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B.彻底反帝反封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D.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18.以下两段关于改革的论述,共同之处在于:
    

    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异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再实践中摸索。
——邓小平
    

    

    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习近平
    

    A.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
    B.走得通、走得好的路一定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C.马克思没有讲过的新事业都是没有现成经验可学的
    D.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都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19.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 大会确定以_______ 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从而使全党在思想上、工作上有了牢固的理论基石。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________)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改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A.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土地改革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21.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2.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是:
    A.“两弹一星”精神   B.大庆精神   C.西柏坡精神   D.雷锋精神
    23.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发表的相关著作有: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D.《论十大关系》
    2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无产阶级领导;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三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上述“新”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A.由无产阶级领导                 B.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C.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D.以上都不是
    25.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迎来三个“伟大飞跃”,它们是:
    ①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
    ③中国的国际地位从跟跑、并跑到领跑   ④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以下关于“新时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依然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定的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定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7.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待融为一体
    ②只有经历过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前所未有的苦难的民族才会有梦想
    ③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④经过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这是因为:
    ①奋斗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②奋斗能减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
    ③奋斗能让理想摆脱条件制约而变为现实 ④奋斗有助于克服不利条件的影响而获得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9.(14分)某中学高中一年级3名学生针对“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这一框的内容,展开讨论。
    学生甲:原始社会是无阶级剥削的社会,在绝大部分时间里,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私有观念,人们过着财产共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
    学生乙: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待。在奴隶主心目中,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用极其野蛮的办法强迫奴隶当牛做马,奴隶从事最紧张、最繁重的劳动,稍有疏忽,就会受到惩罚。
    学生丙: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愚昧、野蛮和困苦之中,穿的是树叶、兽皮,住的是山洞、窝棚;疾病、自然灾害和战争使人的寿命相当短,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很贫乏。在奴隶社会,人们创造了文字,制定了历法,建立了数学、医学等学科。所以,存在剥削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主要特点?
    30.(16分)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化自信应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文化自信不仅是一种理念,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指导思想。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一个更为坚固的底座。
    材料二 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更好地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中共广东省委在广泛吸取民主党派等党内外人士有关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建议的基础上,多次就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出通知。在近几年广东省人大会议上,代表们就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维护提出的许多建设性的提案,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广东省政府还制定促进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要求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实施土地流转要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7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政治制度是如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9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5 DCABC  6~10 BBADA  11~15 BCBCD 16~20 CAABD  21~25 BCDAB  26~28 ACB
    29.原始社会的主要特点: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没有私有制。
    奴隶社会的主要特点:相比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3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内在精神支撑和正确的方向保证。
    (2)①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优化执政方式,保障农民合法权益。②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监督政府依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③通过基层民主自治制度,让农民直接参与民主管理,切实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
    [解析](1)本题的逻辑指向是为什么,联系课本知识,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和积极作用两个角度组织答案,注意结合材料背景可以对书本知识作必要拓展,以更好符合问题要求。(2)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材料回答我国的政治制度是如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根据材料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流转,并吸取民主党派建议”等信息,可以回答我国的政党制度、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等知识;根据“广东省人大会议上”等信息,可以回答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知识;根据“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等信息,可以回答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知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