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平面向量、矩阵和行列式、解析几何、复数。其中,解析几何占据了本学期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从各个学校数学的期中考试试卷来看,不同学校的教学进度、考试侧重点、试题难度有很大区别。进度较快的学校已经考察到直线与圆锥曲线题型,进度较慢的学校还停留在直线附近。 从题型和侧重点来看,大部分学校侧重基础知识和传统题型的考察。解析几何部分的概念较多,创新性较少,很难从试题上有所发挥。所以,大多数同学的问题,在于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概念掌握不够熟练,基础题型训练不够充分。针对以上情况,为同学们期末考试前的学习高中数学老师提出如下建议: ![]() 1.用熟定义,反复训练 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其中椭圆之间的定义有很大的相似性,极易混淆。不熟悉定义就去做难题,很容易陷入大量做题而没有提升的境地。发生这种问题的同学,一定要反复检查自己的定义有没有搞懂,定义题能否完全做对。 2.适当复习初中平面几何的知识 解析几何中经常涉及到初中平面几何的部分知识,而用到的知识点相对简单,没有复杂的变形。在解析几何的小题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题目需要用到简单的初中几何知识点。如果对初中几何知识点有所遗忘,应主动复习,同时从解析几何的题目中进行总结,查找常用知识点,在做题时多加注意。 3.把握考试节奏 从高二开始,很多学校的考试开始进入高考标准命题格式,以150分为满分,考试时长2小时,题型为16道小题+5道大题。相对于高一,这个题量有所提升,考试时间可能不足。同学们应该多积累考试经验,逐渐培养自己的时间意识,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目标120分左右的同学,应该在50分钟左右完成所有小题,前三道大题25分钟左右,后两道大题40分钟左右。 4.提高运算能力,避免低级错误 解析几何大题的特点是,题目背景复杂,条件较多,运算量极大。很多同学在做大题的时候,经常犯丢掉“一个负号”,漏掉“一个未知数”之类的错误,然后说自己只是粗心而丢分,不加以重视。这是非常致命的。因为高考的解析几何考察的最主要能力就是运算能力,经常算错是能力上的不足,而非简单的“粗心”。同学们在日常训练解析几何大题时,只要最后的答案没有算对,一定要从头到尾重新计算一遍,如果算错就再次从头开始,反复多次,才能达到训练的效果。 5.认真听课,注意方法的记忆和总结 解析几何大题的解题套路较为固定,如果有系统性的总结,会对做题产生极大的帮助。请同学们务必重视学而思课堂上对于大题处理方法的总结,在做学校作业、考试题目的时候,多思考这道题用到了我们总结的哪种方法,以及为什么使用这种方法。在一段时间的积累后,你会发现所有的大题都能有明确的思路,解题变得不那么困难了。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