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忆秦娥·娄山关》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http://www.newdu.com 2020-12-23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忆秦娥 娄山关[注]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该词写于 1935 年 2月,红军过娄山关时。当时因张国煮的错误指挥,红军受挫,损失颇大。娄山关在遵义市北的大娄山上,是由黔入蜀的要道。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词中“雁”“霜”这些意象的使用上,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时是 2 月。
    B.“长空雁叫霜晨月”意思是清晨时分,雁声穿空,霜华铺地,残月在天。
    C.上阕前两句作者通过感觉、听觉、视觉进行勾勒,呈现出一种暗淡冰冷的色调。
    D.“漫道”指道路漫长,“真如铁”指真的像钢铁一般坚固——说明前行之路漫长而艰难。
    15.“西风烈”三字开头,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烈”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 分)
    答案:
    14.    D    15.    “西风烈”三字开头,渲染了一种悲壮慷慨高亢的意境。“烈”字既可理解为“激烈”,又可理解为“壮烈”,让人读来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平添悲壮之情。    【解析】
    14.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D项“漫道”解释错误,应该是“漫说”“别说”的意思。故选D。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技巧。题干是“‘西风烈’三字开头,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烈”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解答本题先审题,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考查的是写景的作用,“西风”即秋风,寒风;西风正壮烈地吹着, “西风烈”,悲声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渲染了一种悲壮慷慨高亢的意境。第二问“‘烈’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需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指出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本题中“烈”可以结合“激烈”“猛烈”“壮烈”等词语和注释中的背景来理解,这个“烈”字,让人读来不禁泪雨磅沱,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耸然动容,平添悲壮。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