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柳永《彩云归》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12-17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柳永
    彩云归
    柳永
    蘅皋向晚舣航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色如晴昼,江练静、皎月飞光。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堪伤。朝欢暮宴,被多情、赋与凄凉。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余香。算得伊、鸳衾凤枕, 夜永争不思量。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
    【注】彩云归:词牌名,柳永自度曲。舣:船只停靠岸边。风梗:风中之断梗。夜永:夜长。临歧:歧路,岔路。古人送别常在岔路口处分手,故把临别称为临歧。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开头两句描述了一位行客,傍晚停船靠岸,夜宿船中,简要交代了时间、地点。
    B. 词人轻舟独泊,置身于幽静的夜色湖面中,从偌大空间中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和漂泊无依。
    C. 上片最后两句,词人从所见的水中浮萍和风中草木,联想到自己身世漂泊,发出 “断肠”之感。
    D. 这首词融绘景、抒情于一体, 全词未用俚语,语言高雅清扬,情感曲折委婉,有一唱三叹的效果。
    15. 《乐府余论》云柳词“曲折委婉”。本词中“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深得其妙,请结合下片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4. C    C项,“发出‘断肠’之感”错,前句“引离人断肠”表明词人已感受到漂泊离家的悲伤,“浪萍风梗”是写词人自喻为水中浮萍和风中草木,以形象地说明自己的身世漂泊,并非发出“断肠”之感。
    15. 主要运用了虚写或对写法。这里词人不说自己想念伊人,而说远方伊人夜枕无眠,在长夜中思念着自己,运用了虚写或对写法。这种想象的背后,是词人对自己孤独落寞的羁旅之愁的感慨,是对伊人真挚思念的流露。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句的能力。鉴赏语句首先要思考词句用了什么手法,其次要指出该手法在词句中的具体运用,最后写出手法的表达效果。词的手法的表达效果主要看两点:一是写出了形象怎样的特点和状态;二是表达出词人怎样的情感。
    “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意思是“料想你此时一定坐在我们同床共枕的床头上,面对漫漫长夜,怎能不如同我一样的思念”。从手法上看,词人转换角度从对方着想,不说自己想念伊人,而说远方伊人夜枕无眠,在长夜中思念着自己,这是虚写或对写法,对写法即从对面写来,也叫对面落笔,主客移位。从情感上看,词人由自己对“伊”的“思量”推想到“伊”对己的“思量”,由自己的侧夜难眠联想到“伊”的孤枕不眠,心痛、感伤,其体贴温存,感人至深,联系上片“此际浪萍风梗”,词人身世漂泊,对伊人真挚思念的流露,也表达出词人对自己孤独落寞的羁旅之愁的感慨。词人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写曲折委婉,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