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汉书·樊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12-14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汉书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其先周仲山甫,封于樊,因而氏焉,为乡里著姓。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泓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资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县中称美,年八十余终。其素所假货人间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诸子从敕,竟不肯受
    宏少有志行。王莽末,义兵起,刘伯升与族兄赐俱将兵攻湖阳,城守不下。赐女弟为宏妻,湖阳由是收系宏妻子,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湖阳军帅欲杀其妻子,长吏以下共相谓曰:“樊重子父,礼义恩德行于乡里,虽有罪,且当在后。”会汉兵日盛,湖阳惶急,未敢杀之,遂得免脱。更始立,欲以宏为将,宏叩头辞曰:“书生不习兵事。”竟得免归。时赤眉贼掠唐子乡,多所残杀,欲前攻宏营,宏遗人持牛酒米谷,劳遗赤眉。赤眉长老先闻宏仁厚,皆称曰:“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何心攻之。”引兵而去,遂免寇难。
    宏为人谦柔畏慎,不求苟进。常戒其子曰:“富贵盈溢,未有能终者。吾非不喜荣势也,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保身全己,岂不乐哉!”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时至乃起。帝闻之,常敕驺骑临朝乃告,勿令豫到。方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公朝访逮,不敢众对。宗族染其化,未尝犯法。帝甚重之。及病困,车驾临视,留宿,问其所欲言。二十七年卒,遗敕薄葬。帝善其令,以书示百官,因曰:“今不顺寿张侯意,无以彰其德。且吾万岁之后,欲以为式。”谥为恭候,赠以印绶, 车驾亲送葬。
    ——选自《汉书·樊宏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
    B.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
    C.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
    D.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氏”是“姓”的分支,是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古代女子称“氏”,男子称“姓”。
    B.“乡闾”指乡里,古代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C. “万岁”本为臣下对君主的祝贺之辞,意为千秋万世,永远存在。此为帝王死之讳称。
    D.“谥”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樊宏的父亲自己耕田经商,财富很多,但是他却用来赈济赡养宗族和乡亲,其平时向他假贷的人债累数百万,樊重遗令焚烧文契。
    B.樊宏家世殷实,从小就有志向和好品行。当湖阳军帅欲杀其妻子时,因樊宏父子“礼义恩德行于乡里”,长吏以下都为他们求情,最后脱离了险境。
    C.樊宏淡泊名利,朝廷想以樊宏为将时,他叩头推辞。他还教育子孙要以前世贵戚为戒,追求荣势还要保全自己,获取人生快乐。
    D.樊宏为人小心谨慎,虽为世祖的舅舅,但每当朝会,常按期先到,俯伏在宫殿静待。他的宗族感染其教化,没有犯法的事情发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诸子从敕,竟不肯受。
    (2)宏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公朝访逮,不敢众对。
    14.樊宏的德行除通过其言谈举止体现之外,其他人事的陪衬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请列举出文中进行陪衬的事例。(3分)
    答案:
    10.B
    11.A古代女子称姓,男子称氏。
    12.C 不追求富贵盈溢
    13.(1)债家听说都很惭愧,争着前往他家还债,诸子遵从父命,始终不肯接受。
    (2)樊宏所上对国家有利应办的奏章及讨论利害得失的发言,常亲手书写,销毁草本。朝会时皇上有所询问,不敢当众回答。
    (评分标准:每小题4分,注意“责”“收”“竟”“便宜““得失”“辄”“草本”“访逮”的翻译。)
    14. (1)其父亲重富而为仁、仗义疏财。
    (2)湖阳军帅想杀樊宏妻子,长吏以下都因“樊重子父,礼义恩德行于乡里”而为之求情。
    (3)赤眉长老先听说樊宏仁厚,还犒赏他们,于是引兵而去。
    (4〕皇帝令主驾车马的从骑临朝才告诉樊宏,不让他事先赶到。
    (5)皇帝在樊宏病困时亲自看视、留宿,赞赏其遗嘱,表明自已死以后,也要以此为模式。
    (评分标准:每条1分,答对3条得满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