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 七、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1] 【唐】韦应物 江汉[2]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3]。 注:【1】淮上:淮河边。 【2】江汉:此指流经梁州一带的汉水,即题目所说“梁川”。【3】秋山:韦应物《登楼》有云秋山之貌,“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可与此句相参。 23. 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遥想昔日在江汉客居时,与朋友常常相聚并扶醉而归的情景。“每醉还”突出了二人相处的融洽、欢畅。 B. 离别后二人如浮云般漂泊不定,岁月如流水般倏忽而逝。诗人借“浮云”、“流水”抒发了自己与友人一别十年的感伤。 C. 尾联写二人在淮上重逢后的问答。一问为何不归故乡;一答因为淮上有秋山,表达了因山长水远,无法归乡的无奈。 D. 诗人在淮上遇见了十年前于梁川江汉一带有过交往的故人,有感而发,写下此诗。诗歌自然流畅、情深韵远。 24. “情如旧”、“鬓已斑”,今日相逢欢笑如旧,人已鬓发斑白。诗人借对比抒情。下列诗句没有采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 A.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B.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C.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D.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5. 阅读以下两首现代诗,比较其中“流水”意象与《淮上喜会梁川故人》中的“流水”意象的异同。 寄流水 卞之琳 从秋街的败叶里 清道夫扫出了 一张少女的小影; 是雨呢还是泪 朦胧了红颜 背面却认得清 “永远不许你丢掉!” 多少未发现的命运呢? 有人会忧愁。有人会说: 还是这样好——寄流水。 幻想与梦 顾城 我在时间上徘徊, 既不能前进,也不想 后退。 挖一个池沼, 蓄起幻想的流水。 在童年的落叶里, 寻找金色的蝉蜕。 让阳光和月色, 把将来与过去融合, 像闪电礼花惊碎夜空, 化为奇采的光波。 26.诗人通过挖掘生活中常见事物的特点,来表达情思或哲理,比如: 浪花 浪花撞击浪花 海的秘密涌到了岸上 落叶 等待一生,只为 发出飞翔的声音 沙发 你的沙发,储存了 你的坐姿和思绪 请选择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仿照所给示例,写一首两行诗。“流水”、“浪花”、“落叶”、“沙发”除外。 答案: 七、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答案】23. C 24. D 25. 三首诗中的“流水”均与时间有关。古诗:强调时间如水一样流走之快,十年倏忽而过;《寄流水》:强调水流动不息,冲走一切痕迹:流水永恒,对照人世短暂/个体生命终会逝去,但流水永恒;《幻想与梦》:强调水流动不居,正如幻想可以回溯时间长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解析】 【23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C项,“因山长水远,无法归乡的无奈”错误,表达是是对淮上美景的留恋。故选C。 【24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项,“半死生”和“犹歌舞”对比;B项,“人去”和“桃花依旧”对比;C项,“旧时”和“现在“对比;D项,没有对比。故选D。 【25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诗中的意象的能力,要求分析诗中“流水”的意蕴,此类试题注意意象的诗中形成的固定意义,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具体的分析,三首诗中都赋予“流水”以时间的内涵,然后根据各自诗句中的“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永远不许你丢掉!”“挖一个池沼,蓄起幻想的流水。把将来与过去融合”分析其时间如水一样流走之快、流动不息、流动不居的特征。 【点睛】意象是诗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分析诗歌的切入点,分析诗歌的意象首先注意表面的特征,然后注意经多年流传形成的固定意义,然后分析在首歌中的具体的指向意义,这几种意义往往相互关联。 26. 【答案】剪刀 张开嘴巴,伤害别人的同时 自己,也在被磨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