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2021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效复习,高中生物老师给大家带来遗传、变异与进化必背知识点汇总,一起收藏背诵吧! ![]() 必读: 一、遗传的分子基础 1.S型细菌的DNA能使活的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在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内。 3.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1)两条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5.基因的本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6.基因的功能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7.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 8.复制、转录和翻译都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条件,除此之外,翻译还需要运输工具tRNA。 9.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种密码子,可由多种tRNA来运输,但一种密码子只对应一种氨基酸,一种tRNA也只能运输一种氨基酸。 10.生物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11.中心法则可表示为 ![]() ![]() 3.动物的受精过程:在受精卵内精子细胞核和卵细胞核发生融合,因此,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三、遗传的基本规律 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恰当;(2)研究方法由简到繁;(3)运用统计学;(4)科学设计实验程序。 2.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提出的假说内容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演绎推理内容有:(1)F1杂合子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隐性类型只产生一种配子;(2)当F1与隐性类型杂交时,其子代应产生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且比例相等。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所研究的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7.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出现的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占F2的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占9/16;双隐性个体占1/16;重组类型占3/8。 四、生物的变异 ![]() 2.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两种类型。 3.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有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4.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1)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无论体细胞中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 (2)二倍体和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称为几倍体。 5.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形成。 6.生物育种的原理 (1)诱变育种——基因突变; (2)单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 (3)多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 (4)杂交育种——基因重组; (5)基因工程育种——基因重组。 7.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五、人类遗传病 1.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2.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不是受一个基因控制;多基因遗传病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3.调查某种遗传病发病率时,要在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而调查某种遗传病发病方式时则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4.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并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5.人类基因组是由常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和两条性染色体组成。 六、生物的进化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 必背: 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的实验思路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他们的作用。 2.艾弗里体外转化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后者更具有说服力的原因是后者将蛋白质和DNA分离的更彻底,而前者分离的DNA中还存留一定含量的蛋白质。 3.对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的大致过程是先用含相应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得到同位素标记的细菌,再用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就能得到含相应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 4.DNA复制能准确进行的原因是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5.tRNA与其携带的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被多种tRNA转运。 6.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 7.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有两种: (1)间接途径: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直接途径: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8.白化病的直接原因是酪氨酸酶不能合成;根本原因是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发生突变。 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0.伴性遗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1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判断依据:双亲正常子女病;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1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具有世代连续遗传现象。判断依据:子女正常双亲病;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13.发生有性生殖的过程中的基因重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另一种是同源染色体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14.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形成原因是低温或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15.通常选择植物萌发种子进行人工诱变的原因是萌发种子细胞分裂旺盛,DNA复制时稳定性降低,更易发生基因突变。 16.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17.生物变异与自然选择的关系 生物可遗传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为进化提供更多的原材料。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生物发生进化。 18.DNA与RNA的组成不同 (1)五碳糖:DNA含有脱氧核糖,RNA含有核糖; (2)碱基:DNA含有碱基T,而RNA含有碱基U。 19.中心法则的有关过程判断 (1)模板是DNA,则为DNA复制或转录过程;模板为RNA则为RNA复制、翻译或逆转录过程。 (2)原料为氨基酸,则为翻译;原料为核糖核苷酸则为转录或RNA复制过程;原料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则为DNA复制或逆转录过程。 20.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辨析 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的是原核细胞;先转录,后翻译的是真核细胞。 21.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通过设计自交实验并对预期结果进行了演绎推理,通过进行测交实验进行了验证。 22.测交的应用 测交可以测定某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判断某显性性状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但无法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23.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则与此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Xb和Y、Y。 24.判断基因位置的实验方案:一般都选择纯合隐性雌性个体(XX)与显性雄性个体(XY)杂交,根据后代雌、雄个体的表现型进行判断。 25.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26.缺失的分析 基因上部分碱基对发生缺失,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染色体上部分片段缺失,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量的减少,属于染色体变异。 27.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花药中的精细胞培养成单倍体幼苗。 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用秋水仙素诱导形成多倍体两个过程。 28.生物进化≠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但新物种的形成必然发生了生物进化。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