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毁(节选) 韩愈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求其所以为舜者( ……的原因 ) (2)后世无及焉( 比得上 ) (3)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自己 ) (4)其于人也( 他 ) 2.翻译句子。 (1)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他能这样,而我竟然不能这样。(关键:彼,乃) (2)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害怕的样子只怕这个人不能得到做好事的利益。(关键:惟,之,善) 3.文中论述的中心论点是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 4.划线句运用了 对比 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强调了古代君子的品质高贵 。 5.文中举例“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为了说明 古之君子责己重以周 。 6.比较《师说》与《原毁》,下列赏析不正确的是( A )。 A.两文都运用事例、引用道理阐述自己的观点。 B.两文都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因此说理有力度。 C.两文都大量运用排偶句,因此语言富有韵致。 D.两文都结构严谨、说理透辟、逻辑严密。 参考译文: 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周密,他要求别人宽容而简约。严格而周密,所以不懈怠地进行道德修养;宽容而简约,所以人们乐于做好事。听说古人中有个叫舜的,他的为人,是个仁义的人;寻求舜所以成为舜的道理,君子对自己要求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仿效那些与舜相同的地方。听说古人中有个叫周公的,他的为人,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寻求周公所以为周公的道理,对自己要求:“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够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周公的地方,仿效那些象舜周公的地方。舜,是大圣人,后世没有人能赶上他的。周公,是大圣人,后世(也)没有人能赶上他的;这人就说:“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吗?他对别人呢,就说:“那个人,能有这些优点,这就够得上一个善良的人了;能擅长这些事,这就够得上一个有才艺的人了。”肯定他一个方面,而不苛求他别的方面;就他的现在表现看,不追究他的过去,提心吊胆地只怕那个人得不到做好事的益处。一件好事容易做到,一种技艺容易学会,(但)他对别人,却说:“能有这些,这就够了。”(又)说:“能擅长这些,这就够了。”(这)不就是要求别人宽而少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