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3课别了,“不列颠尼亚”

http://www.newdu.com 2020-10-29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新闻特写经典之作,获得了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还被选入了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本篇特写讲述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这是一件对中华民族重大意义的政治事件,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着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下面是高中语文老师给大家总结的本文相关知识点、赏析、文题知识、考点精练,帮助大家拓展知识,学习与提高。
    
    一,字词知识:
    (1)读准字音
    
    (2)解释词语
    
    三,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新闻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泛指整个新闻事业;狭义的“新闻”则是指一种文体,包括消息、通讯、评论、特写、访问记等。
    新闻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文体,它有同记叙文一样的基本要素,但由于各部分的内容要求不同,故其各个部分的概述要点不尽相同。
    但新闻必须具备五个“W”一个“H”,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HOW(结果、意义)六个要素。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
    (1)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主标题和副标题之分。
    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概写标题通常要求的是主标题的概写。
    (2)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体印象。
    根据其主体部分拟写导语,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常见的导语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和结论式等。
    通常情况下,导语部分除时间、地点(报道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动态新闻要有时间、地点要素)外,其余要素均应具有。
    (3)新闻的主体部分自然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个要素。
    (4)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5)结语(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它主要用于揭示事实的本质。
    
    四,考点精练:
    1.下面是本文的结构思维导图,请读完课文后,将①~⑥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答案
    ①港督降旗
    ②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③添马舰东面的告别仪式
    ④“威尔士亲王”军营旁降旗
    ⑤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⑥“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2.理解句子,剖析重点。
    (1)怎样理解“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一句的含意?
    答案
    这句话表面上说的是港督的建筑,实际上是在告诉人们,香港已经回归中国,末代港督已经离去,中国人民这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
    (2)“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为什么把时间精确计算到“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
    答案
    香港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是一段让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漫长的历史,字里行间回荡着百年巨变的沧桑感。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英国在香港进行殖民统治的这段历史是刻骨铭心的,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人民经过漫长的期待,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这一天。
    精确地计算时间,一方面,突出了殖民统治历史之长;另一方面,传达了回归梦圆的欢欣鼓舞。语言非常含蓄,很有分寸。
    (3)如何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意蕴?
    答案
    短短的十三个字,运用对比手法,包含着无穷的意蕴:当年英国殖民者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从海上黯然落寞地离去。中国人民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4)对“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个新闻标题应怎样理解?有何作用?
    答案
    标题有两层意思。
    ①表层意思: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场景。
    ②深层意思:“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这段耻辱终被洗刷。
    作用:标题是倒装句式,将“别了”提前,有突出和强调的作用,新颖别致,寓意深刻,引人注意。
    3.文本特色,品评鉴赏。
    (1)本文组织材料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这样组织有何好处?
    答案
    ①特点:
    以时间闪回的方式组织材料。写港督府告别仪式时,加入对港督府历史的追述;
    写广场告别仪式时,加入“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
    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②好处:这样一来,文章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历史与现实以镜头的方式交错出现,画面感很强,突出了英国在香港150多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英国殖民统治永不再来的意味。
    (2)本文在描写时注重细节描写和气氛烘托,请结合例子分析表达效果。
    答案
    ①细节描写。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火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
    这样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仪式,可描述的细节有很多,作者却只从“告别”切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的终结与开始”的主题上,所有的细节均服务于这一主题,不蔓不枝,清清楚楚。
    ②气氛烘托。
    “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对天气状况的实写,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实写,对“告别”仪式的氛围起到了点染的作用;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则将“新”与“旧”、“撤离”与“交接”、“终结”与“新生”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拓展阅读:
    背景展示
    庄严而神圣的时刻
    《别了,“不列颠尼亚”》写于1997年7月1日,也就在那一天的零点,在中国,在香港,发生了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那便是香港在这一时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香港回归
    《中英南京条约》使香港离开了祖国,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150多年来,28任港督代表英国对香港进行统治。
    为了使香港回归,中国共产党人作出了许多努力,终于,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使香港的回归指日可待,13年的漫长等待,让亿万中国人失去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
    中英联合声明
    当1997年7月1日零时这一庄严的时刻到来之际,哪一个中华儿女不热血沸腾呢?《别了,“不列颠尼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