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知识详解

http://www.newdu.com 2020-10-29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哲学让我们更智慧,且占高考分值比重的25%。为了帮助同学们高效学习和提升,高中政治老师为大家总结了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知识详解的向导的知识点详解。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思维是本原,思维决定存在,就是唯心主义;凡是认为存在是本原,存在决定思维,就是唯物主义。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是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就是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不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就是不可知论,如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就是不可知论者。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首先、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要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其次、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最后、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二、哲学的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1、什么是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才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含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等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基本评价: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③经典代表人物:五行说: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缜《神灭论》)。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火(赫拉克利特)。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①含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②基本评价: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仍然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③经典代表人物: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①含义: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②基本评价: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③经典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等。
    ◎唯心主义
    1、什么是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①含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成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②基本评价: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人的认识确实离不开感觉,但是,如果把人们认识世界离不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都依赖于人的感觉,就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③经典代表人物: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心外无物。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休漠: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费希物: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2)客观唯心主义
    ①含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②基本评价: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人们的思维确实离不开概念,但是如果把概念夸大为脱离物质的的绝对神话了,就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③经典代表人物: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创世记)等宗教思想。柏拉图:理念论。黑格尔:绝对精神论。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朱熹:“理生万物”、“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才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三、哲学的两个对子
    1、哲学中的“两个对子”分别是什么?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两个对子”的关系是什么?
    ⑴各种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
    ⑵从基本派别来看,哲学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
    
    1、“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追求精神享受就是唯心主义”对吗?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才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绝对不能错误地认为追求物质利益的就是唯物主义,追求精神享受的就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
    2、反对把“物质和精神看着两个彼此独立的本原”的二元论观点
    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认为,物质的本性是广延,精神的本性是思想,二者彼此独立、互不相干。这种观点看起来不偏不倚、客观公正,但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当他把物质看成离开精神而客观、独立存在时,实际上坚持了唯物主义;当他把精神看成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时,就属于唯心主义。可见,在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的回答上,或者是唯物主义,或者是唯心主义,二者必居其一,哲学上不存在第三个派别。二元论如同一人骑二马,是非常危险的。
    
    3、有人认为,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都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非科学的,我们应彻底否定。你是如何认识的?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其划分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②从本质上说,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是科学的,但唯物主义经历了不同发展形态,对其科学性要作具体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由于对物质的解释不够科学,因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应大力提倡。③一切唯心主义者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回答都是错误的,因而成为不结果的花,但从哲学发展过程来看,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对人类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由此可见,应辩证地认识唯心主义。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