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白居易《画竹歌并引》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10-29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白居易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画竹歌并引(后部分)  
    白居易
    野塘水边崎岸①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②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③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④,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⑤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注]①琦岸:曲折的水岸。②筠:竹子的青皮。③省:记得。④别:鉴别。⑤萧郎:画家萧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第一句以野塘、曲折堤岸的特定环境,营造远离世俗的氛围。
    B.诗的第三句中,“婵娟”“粉态”绘形绘色绘神,写出了丛竹的美妙。
    C.诗中,诗人感到竹画艺术水平很高,自己难以欣赏,只好对画家失笑。
    D.诗人对年老的萧郎深表同情,而“绝笔”在无形中抬高了这画的价值。
    16、这诗是为萧郎的竹画而写的,为什么说“不似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
    15、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诗人感到竹画艺术水平很高,自己难以欣赏,只好对画家失笑”不正确;应是诗人感叹如此绝妙的绘画,竟然少有人赏识,诗人与画家只有相顾失笑,嘘唏感慨。
    16、不似画,是因为能听到竹叶婆娑的声音,那丛七茎竹是诗人曾见到的天竺寺前石上劲健生长的竹子形象,那丛八茎竹是诗人在湘妃庙里雨中看到的疏朗而森寒的竹子形象。(2分)诗人通过幻觉和想象把画中的竹写活了,不仅写出了其形态,更刻画出其神态,(2分)从而高度赞美了萧郎不凡的绘竹艺术水平。(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低耳静听疑有声”是幻觉描写,后四句是想象(或联想),并分析其对表现竹画和赞美萧郎绘画艺术水平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