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专栏|新教材演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1.高度的理论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不断涌现、理论体系的完备成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最显著标志,理论自信来源于优秀的体系。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
②邓小平理论
③毛泽东思想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①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包括毛泽东思想,③错误,②④正确;答案选D。
2.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的( )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提到“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是对社会制度有信心,是制度自信,故选C。
3.2019年是邓小平逝世22周年。他在南方谈话中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邓小平的这番讲话( )
①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核心
②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③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
④反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体现了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核心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④错误,①②正确;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和内容,排除。答案选A。
4.有学者说,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创新和发展,说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包括( )
①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
②科学发展观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④全面深化依法治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①③正确,C入选。②不符合题意,排除。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排除④。
5.2019年2月2日,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发生5.2级地震。塔城市委领导立即率领抗震救灾小组赴地震灾区察看灾情,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这主要体现了( )
A.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B.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基层党建工作的加强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生产力发展,A错误;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灾区的关心,说明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B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文化的发展,C错误;材料与党建无关,D排除。
6.“十三五”时期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绿色转型的攻坚期,更是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落实期、实现绿色发展的窗口期和机遇期。对此,转变思想不可避免。这要求我们( )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②先污染后治理
③只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④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①④与题意相符。经济建设要与环境保护并举,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②③说法错误。选B。
7.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当代中国对前景的信心和战胜挑战的决心从根本上说来自(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B.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历史
C.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D.新时代的历史定位
【答案】A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A说法正确且最符合题意,其他选项排除。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万众一心向前进。
2019年3月29日下午,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来到西北师范大学,为在兰部分高校师生讲思想政治课。他强调,广大青年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教导,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四个自信”指的是什么?
(2)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答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解析】第(1)问,考查“四个自信”的内容相关知识,根据教材内容,围绕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回答即可。第(2)问,考查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根据教材内容,围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事业取得新成就,让国家更自信等方面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