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专栏|新教材演练|伟大的改革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下列对会议中心议题、改革意义分析正确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十二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C.十四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休制——进一步推动企业改革,释放经济活力
D.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实现对外开放新格局
【答案】A
【解析】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A项正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B项错误。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项错误。“实现对外开放新格局”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D错误。故选A。
2.2018年,我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九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决定改革开放的关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3.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被称为“一次伟大革命”的原因有( )
①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③改革开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改革开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 ①②正确,通过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③错误,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④不合题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故选A。
4.2020年是中国农村改革42周年,中国农村改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对于中国农村改革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
②乡镇企业迅速得到发展
③企业改革近出重要步伐
④对计划经济模式全盘否定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得到发展,故①②符合题意。③不属于农村改革,排除。改革并不是全盘否定计划经济模式,④说法错误。
5.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决策的实践,意义在于改革开放是( )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②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
③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 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路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①④正确。②③表述的是改革开放的依据,不是意义,排除。
6.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深入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和维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珠三角大湾区建设、全国自贸区建设,特别是推进海南省自贸区从试验区到自贸港,新一轮全面改革开放已迈开新的步伐。这表明( )
①我国已经近人发达国家行列
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改革开放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改革开放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综合国力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我国现在属于发展中国家,排除①。材料强调的是改革开放迈开新的步伐,这表明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改革开放发展了生产力,故④排除。
7.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答案】B
【解析】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过程,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答案选B。
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中国改革首先突破于( )
A.城市
B.农村
C.国有企业
D.沿海地区
【答案】B
【解析】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答案选B。
9.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制定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特区的设立。这句歌词指的是设立经济特区,建立对外开放的窗口,为扩大开放积累经验,故选D项。
10.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社会全部实践活动,也始终是中国社会最核心、最基本的容,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中共八大和中共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成功探索。两次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
①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②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③解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④明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C
【解析】题干强调中共八大和中共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成功探索的共同之处,①②仅仅是中共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内容,答案③④符合题目要求
11.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进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②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答案】D
12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极大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下列能体现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的是( )
①中国的改革开放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的需要。
②通过改革开放我国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③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积极参与脱贫减贫、环境保护、难民危机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有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题干强调能体现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强调改革开放意义(结果),①是改革开放原因之一,不符合题意;②是中国改革开放改变中国的国内意义,不符合题意;③④
体现题意。
13.在“改革先锋奖章”上,累累硕果象征改革开放40年的丰硕成果,迎风飘扬的旗帜诠释砥砺奋进、阔步前行的先锋精神,丰碑象征辉煌成就,中国结寓意全国人民共同编织“中国梦”。奖章设计的内涵( )
①体现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
②说明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③表示我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④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在“改革先锋奖章”上,累累硕果象征改革开放40年的丰硕成果,丰碑象征辉煌成就,中国结寓意全国人民共同编织“中国梦”,可见,奖章设计的内涵体现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表示我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故①③正确;材料主要强调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的作用,没体现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故②排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故④错误。故选B。
14.1992年初,邓小平说:“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说明 ( )
A.改革在经验总结中不断前行
B.政府措施得到人民支持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案】A
【解析】题干是1992年邓小平的一段话,结合所学并根据“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可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革使制度逐渐走向完善,A正确;题干未体现“得到人民支持”,B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0世纪初,C错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在1988年明确提出,且题干未体现通过科技发展我国的生产力,D错误。
15.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风雨同舟、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会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关于改革开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②深圳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④党的十八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风雨同舟、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会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①③正确;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②错误;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④错误。
二、主观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等等。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1)列举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带来的新变化。
(2)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答案】(1)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人民收入较快增长,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等等。(2)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解析】(1)此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设问要求列举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带来的新变化。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学生分析材料,然后从中国经济、人民生活、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等角度回答。(2)此题考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的知识,考查学生再现课本基础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依据教材可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7.(2020北京丰台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一共推出1600多项改革方案,其中许多是事关全局、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论述,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深刻阐述了坚持改革开放对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意义,展示了党中央的深谋远虑、责任担当和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鼓舞了全国人民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心士气。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2分)
【答案】①改革开放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未来的发展也要依靠改革开放。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每点3分,共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