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刘沧《晚归山居》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http://www.newdu.com 2020-10-19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刘沧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9-20题。(8分)
    晚归山居
    刘 沧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某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19.深秋时节,诗人行于郊外,霜天空阔,树叶稀疏,渲染了            的气氛。领联中“频忆”和“独寻”分别表达了诗人              和孤寂惆怅的思想感情。(2分)
    20.赏析后两联的艺术手法。(6分)
    答案:
    19.冷寂或寂寥(“凄清”亦可给分)   思念故园 (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
    20.①以声衬静(衬托、反衬) ,晚钟的声音悠远而渺茫,从茫茫雾霭中传来,以有声衬无声,描绘出 傍晚时分山中的宁静寂寥。(或视听结合,颈联从视觉角度描写山影随云水而动,从听觉角度表现钟声悠远而微茫,以此感受到了山中景色的宁静寂寥。)
    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借茫茫的雾霭,稀疏的叶片,黯淡的山影,渺茫的钟声,清冷的 月色等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孤独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③叠词、拟人。“娟娟”形容月光柔美,又与后文的“清光”呼应,诗人使用叠词,平添音韵美 画面感。西林月不惜清光,运用拟人手法,诗人虽独处郊野,却见美好的山月,不吝惜清辉,洒向竹扉。“娟娟” “不惜”表现出诗人虽孤寂思家,内心也有对山居恬淡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每点2 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