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高中生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2019新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1章走进细胞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到大家,收藏查看! ![]() 01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都是在细胞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2.除病毒之外,其它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所以培养病毒要用活细胞) 3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 病毒分类:DNA病毒、RNA病毒 遗传物质:DNA或RNA(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DNA病毒:噬菌体、乙肝病毒、天花病毒;结构较稳定 ☆RNA病毒:烟草花叶病毒、HIV、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结构不稳定 病毒的增殖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作用:动物细胞融合——融合机基因工程——运载体 免疫制作疫苗等——抗原 4、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变形虫、衣藻、酵母菌)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5、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和变异,等等。 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九级层次:(层层相依、紧密联系)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植物的四大组织:保护、营养、输导、分生组织 ☆动物的四大组织:上皮、肌肉、神经、结缔组织 ☆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人的八大系统:消化、泌尿、内分泌、循环、运动、呼吸、神经、生殖系统 ☆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最高级的层次是生物圈 ☆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无组织、器官、系统层次 ☆松树等所有植物没有系统层次 ☆蛋白质、核酸等分子虽是组成生命系统的物质,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2)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 ☆池塘里所有的鱼,是种群层次吗? 不是,鱼有很多种;也非群落 (3)群落是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生物 (4)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如:一根枯木、一片池塘。 (5)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所有生物所生存的无机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 0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细胞多样性的原因: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注意区分细胞结构和细胞器 一、显微镜使用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放大倍数指的是放大长度和宽度 ☆目镜物镜的判断 物镜(有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正比),距离载玻片的距离越近; 目镜(无螺纹)恰好相反,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比) ![]() 2、显微镜使用步骤:低倍镜→目标移至中央(偏哪移哪)→转换为高倍镜→调光(大光圈,凹面镜)→调细准焦螺旋【找→移→换→调】 ☆用高倍镜时,不准动粗(即,只允许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低倍镜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侧面观察物镜与装片的距离,以免压破玻片,损坏物镜。 ☆转动转换器换物镜,不能掰物镜 3、放大倍数与视野内细胞数量 规律:一行细胞时,细胞数与放大倍数呈反比 细胞充满视野时,细胞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呈反比 4、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 5、显微镜成像与标本实物位置关系辨析: A:显微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将观察者看到的像平面旋转1800,则与标本的实际位置相吻合。如观察“b”,则显微镜中看到的应为“q” B:观察细胞质环流方向与实际运动方向相同 C:“二看法”判断视野中异物存在的位置 ①判断依据:在判断显微镜视野中异物可能存在的位置时,可以遵循“异物跟谁移动,就在谁上面”的原则 ②判断方法:视野中的异物可能存在于物镜、目镜或玻片上 一看:在不调换目镜、物镜的情况下,移动玻片,异物若随着玻片移动,则异物在玻片上;若异物不移动,则进行二看 二看:旋转目镜镜头,若异物随着转动,则异物在目镜上;若异物不随目镜转动,说明异物在物镜上。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细胞内含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 细胞内不含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称为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 ![]() ![]() ![]() 三、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胞多样性 (1)表现:细胞的形态、大小、种类、结构等各不相同 (2)直接原因: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不同。 (3)根本原因:DNA的多样性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的统一性 (1)化学组成: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一致 (2)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3)遗传物质:都以DNA为遗传物质,且遗传密码相同 (4)能源物质:以ATP为直接能源物质 (5)增殖:都是通过细胞分裂等进行增殖 四、细胞学说相关 1、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罗伯特虎克,活细胞发现者是列文虎克。 2、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德国的施莱登、施旺。 3、细胞学说的内容 (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4、细胞学说的意义: 解释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