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人杰 沁园春·丁酉岁感事① 陈人杰(南宋) 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刘表坐谈,深源轻进,机会失之弹指间。伤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风寒。 说和说战都难,算未必江沱堪宴安。叹封侯心在,鳣鲸失水;平戎策就,虎豹当关。渠自无谋,事犹可做,更剔残灯抽剑看。麒麟阁③,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 【注】①丁酉岁,即公元1237年,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后,开始对南宋的大规模入侵。②青毡,指中原故土。③麒麟阁,汉宣帝为颂扬霍光等有功之臣,作其画像于麒麟阁之上。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本词开篇扣题,“陆沉”与“青毡未还”扣住标题中的“事”,“谁使”扣住标题中的“感”,交待作者感怀之由。 B. “晨星残月,北州豪杰”写有志之士己寥若晨星、宛如残月;“西风斜日,东帝江山”写统治者悠闲度日,不思进取。 C. “更剔残灯抽剑看”刻画了一位深夜难寐、灯下看剑的爱国志士形象,与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有异曲同工之妙。 D. 本词沉痛激越,用典丰富,对比鲜明,比喻贴切,以问起句,又以问作结,多种手法的运用使得本词极具艺术感染力。 15. 清人陈廷焯在《云韶集评》中评价陈人杰的词“悲而壮”,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一特点在本词中的体现。 答案: 14. B B项,“……写统治者悠闲度日,不思进取”错,“西风斜日,东帝江山”东帝,在楚地,《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这里指南宋王朝。在这里,是感叹中原豪杰寥若晨星,南宋江山岌岌可危!并非写统治者悠闲度日,不思进取。 故选B。 15. 悲:①因故土沦陷、山河破碎而悲;②因当局者空谈、冒进而错失收复之机而悲;③因国家年年遭受侵扰、形势岌岌可危而悲;④因统治者偏安江南、贪图享乐而悲;⑤因奸臣当道、无处施展抱负而悲。 壮:⑥虽国势衰落且报国无门,但仍不失为国效力、建功立业之壮志。 鉴赏 这是一首抒写爱国情怀的爱国词章。1234年,蒙古与宋联合灭金。金亡后,蒙古却趁宋收复西京洛阳时,进行袭击,宋军败还,自此揭开了蒙古军侵宋的战幕。两淮、荆襄一带,经常受到蒙古军的侵袭。1237年(南宋理宗嘉熙元年),蒙古兵自光州、信阳进至合肥。战争使人民流离失所,朝廷惊惶失措。面对这一危急形势,不禁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激奋人心的词篇。词上片,写局势的危急。细细读起,“悲”从中来;起首三句,说北宋覆亡已百年有余,中原故土始终没有收复。这是一“悲”;词中“百年陆沉”,借用西晋王衍等人,清谈误国,使中原沦亡的事。青毡未还,典出《晋书·王献之传》,这里用以比喻中原故土。接着,发出了感叹:“怅星辰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东帝,在楚地,这里指南宋王朝。在这里,感叹中原豪杰寥若晨星,南宋江山岌岌可危!这是二“悲”;然后“刘表坐谈,深源轻进,机会失之弹指间。”是说空谈坐观时变或轻易出师北伐,都会使中原恢复的机会,失之于弹指之间。这是三“悲”;然后“年年冰合,在在风寒。”借用辛弃疾《贺新郎》“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句,以气候的寒冷,比喻局势的艰危!这是四“悲”。下片,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立志报国的豪情。“说和说战都难。算未必、江沱堪宴安。”是说“和”“战”都不可轻易处之,置身江南未必能长久地宴安游乐。至于自己,“叹封侯心在,鳣鲸失水;平戎策就,虎豹当关。”如大鱼(鳣鲸)失水,空有立功封侯的决心;奸佞(“虎豹”)当道,即使有“平戎”之策,有恢复中原故土之大计,也无法上达皇帝知道。这是五“悲”,但是尽管如此,并未完全失望,他提出:“渠自无谋,事犹可做,更剔残灯抽剑看。麒麟阁,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麒麟阁,为汉初萧何所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见《三辅黄图》)汉宣帝为中兴之主,图功臣霍光、张安世等十一人于阁上。这里,表示,自己虽说是个文人,但亦有提剑杀敌,建功立业,做一名留名麒麟阁上的中兴人物的抱负。这是一“壮”;他以麒麟阁中的功臣自期,这是他爱国热情的表露,是值得充分予以肯定的。解答时,具体结合这六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