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欧阳修《琅琊溪》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8-3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欧阳修
    琅琊溪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释: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参考答案
    1.整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几个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2.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景,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解析】
    此诗写于作者任滁州(今安徽省境内)太守期间。欧阳修因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的新政,从而得罪了反对革新的实权派人物吕夷简、夏竦等,于宋仁宗庆历五年被贬滁州。
    欧阳修来到滁州,对琅琊山上的佳丽景点,非常欣赏,写下著名的散文《醉翁亭记》,还有组诗《琅琊山六题》,题咏六处胜景:归云洞、庶子泉、琅琊溪、石屏路、班春亭、惠觉方丈。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琅琊山最早在唐代被开发,即“凿石引泉,酬其流以为溪。”这条溪被命名为“琅琊溪”,可谓是“自有此山,便有此泉,不浚不刊,几万斯年”(唐独孤及《琅琊溪述》)。琅琊山历史上亦有“溪山”之称。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春游琅琊山的所见所感,“游客”即是诗人自指。诗开头描绘琅琊溪冬去春来,雪融水涨,“空”字写出山中寂寥,游人稀少。接着写诗人游览春光而渡溪过桥。结尾二句写桥上所见,只见山花随着溪水流下来,却不知溪流的源头在何处,也不知鲜花开在何方。诗就这样引诱我们把目光投向山林深处,激起我们探幽寻胜,探本索源的浓厚兴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