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僧孺 宝应①中,有元无有②者,尝以仲春末独行维扬③郊野。值日晚,风雨大至。时兵荒后,人户逃窜,入路旁空庄。须臾,霁止,斜月自出。无有憩北轩,忽闻西廊有人行声。未几,至堂中。有四人,衣冠皆异,相与谈谐,吟咏甚畅,乃云:“今夕如秋,风月如此,吾侪何不为文,以纪平生之事?”其文即口号联句也。吟咏既朗,无有听之甚悉。其一衣冠长人曰:“齐纨鲁缟如霜雪,寥亮高声为子发。”其二黑衣冠短陋人曰:“嘉宾良会清夜时,辉煌灯烛我能持。”其三故弊黄衣冠人,亦短陋,诗曰:“清冷之泉俟朝汲,桑绠相牵常出入。”其四黑衣冠,身亦短陋,诗曰:“爨薪贮水常煎熬,充他口腹我为劳。”无有亦不以四人为异,四人亦不虞无有之在堂隍也,递相褒赏,极其自负,虽阮嗣宗《咏怀》亦不能加耳。四人迟明方归旧所,无有就寻之,堂中惟有故杵、【甲】【乙】、破铛,乃知四人即此物所为也。 (取材于唐牛僧孺《玄怪录》卷一) 注:①宝应,唐代宗年号。②元无有:虚拟的人名谐音“原无有”。③维扬:扬州的别名。 7. 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值日晚 值:恰逢,正赶上 B. 无有憩北轩 憩:发愁 C. 无有听之甚悉 悉:全,尽 D. 四人亦不虞无有之在堂隍也 虞:担心,介意 8. 为文末甲、乙两处分别选择应填写的内容(只填序号) 【甲】 【乙】 A. 水桶B. 烛台 9.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今夕如秋,风月如此,吾侪何不为文,以纪平生之事? ②递相褒赏,极其自负,虽阮嗣宗《咏怀》亦不能加耳。 10. 阅读这篇短文,你觉得最有意思的一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7. B“无有听之甚悉”意思是:元无有坐在北窗下。憩:休憩,小睡。 8. BA (根据原文“黑衣冠短陋人”“嘉宾良会清夜时,辉煌灯烛我能持”;“故弊黄衣冠人,亦短陋”“清冷之泉俟朝汲,桑绠相牵常出入”可知,甲处是“烛台”,乙处是水桶。) 9. (1)今晚象秋季,清风明月这样美,我们怎能不说一二句诗,用来抒展平生的愿望呢? (2)(四人)轮流相互褒奖欣赏,羡慕他们自己高傲了不起,就连三国时魏的阮籍的《咏怀》,也象不能比他们好了。 10. 我认为最有趣的是旧杵、灯台、水桶、破锅在清风明月的美景之下,作诗舒展自己的愿望。它们虽长相丑陋,却并不自卑,依然心怀美好。 参考译文: 唐代宝应年间,有个元无有,曾经在仲春二月末,独自行走在江苏扬州的郊外。正赶上天晚了,大风骤雨到了。当时是兵荒马乱以后,住家人多半逃跑了,于是进入道旁空旷的村庄里。不久天晴了,斜照的明月才升起来。元无有坐在北窗下,忽然听到西廊有行人的脚步声。不一会,看见月中有四个人,衣服帽子都奇异,互相交谈很和谐,吟诗咏诵得很顺畅。于是说:“今晚象秋季,清风明月这样美,我们怎能不说一二句诗,用来抒展平生的愿望呢?”其中有一个人就说对对,吟诵诗的声音很清朗,元有听得完全明白。其中一个衣帽华贵的高个子就首先吟诗说:“齐地产的绔, 鲁地产的缟象霜雪一样洁白,清彻响亮的高声是我发出来的。”其中第二个穿着黑衣戴着短冠的丑陋的人说:“最好的来宾良友相会在清风月白的夜晚,煌煌灿烂灯烛我能支撑。”其中第三个穿着旧的破的黄衣冠的也是短小的丑陋的人,作诗:“清洁冰凉的泉水等候晨来汲取。用桑树皮搓成的绠绳互相牵引着常常出来进去。”其中第四个穿旧色衣帽的人作诗说:“燃烧柴禾贮存泉水互相煎熬,充实别人的口腹我为他们勤劳。”元无有也不认为四个人为奇异的怪物,四个人也没料想到元无有就在堂下的空沟上,轮流相互褒奖欣赏,羡慕他们自己高傲了不起,就连三国时魏的阮籍的《咏怀》,也象不能比他们好了。四人到天亮后才归回原来的地方。元无有就地寻找他们,堂屋中只有旧杵、灯台、水桶、破锅,才知道四个人,就是这些物件变化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