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8-1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
    孟浩然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
    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注】①都下,京城长安。辛大,诗人的朋友。②调鼎:烹调食物,比喻担任宰相治理国家,或喻为治理国家的才能。③忘机:忘却了追求功名利禄、勾心斗角的心机。④式微:衰微、没落。《诗经·邶风》有一篇《式微》写流落在外的亡国之君。
    2. 颔联“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 首联中的“竹林”和颈联中的“田园”有什么内在联系?请简要分析。
    答案:
    2. ①表达愤愤不平的思想感情。 ②友人辛大具有宰相之才却得不到重用,空有施展远大抱负的心,却不得已而回归故乡,作者为此深感不平。 
    3. ①二者都代指归隐生活,辛大要归隐山林,诗人早晚也要归隐田园。 ②用自己的“田园”照应友人的“竹林”,勉励友人归隐家乡,说明诗人和辛大有着共同的遭遇,都是官场上的失意者,回归故乡是他们共同的归宿。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结合着诗歌内容及主旨分析作答。根据诗歌写作背景及诗歌注释可知,作者的友人要归隐竹林,也就是要隐居山林生活,其原因是在政治上失意,得不到朝廷重用,,政治抱负无法施展;而作者的“田园”其实跟友人一样,都是要过隐居生活,与友人的“竹林”相照应,以勉励友人的归隐;从情感上,二者皆因有共同的遭遇,因此“田园”“竹林”都代表作他们要回归故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