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鲁恭为中牟令》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8-03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后汉书
    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①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②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注释】①阴:暗地里,秘密地。 ②雉:野鸡。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
    (2)对其人“将速反”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
    A.他看到难以解释的怪异现象。
    B.他已知道鲁恭的政绩很突出。
    C.他担心久留也无法了解实情。
    D.他怕自己的徒弟会干扰贤人。
    (3)有人认为“此文开头写鲁恭‘重德化’,后面却主要写‘其人’的所见所闻,似乎与此无关”。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袁安派去的那个人)跟着鲁恭走在田间小路上,两人一起坐在桑树下面.
    (2)B
    (3)不赞同.文章写“其人”的所见所闻,突出当地社会安定、民风淳朴,从侧面表现了鲁恭重视道德教化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并非无关。
    解答
    (1)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省略主语,其人;行:走:阡陌:田间小路.句子翻译为:(袁安派去的那个人)跟着鲁恭走在田间小路上,两人一起坐在桑树下面.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文中文中那人是来查探鲁恭治理地方情况的,当他看到当地的一些情况后,知道这里的社会安定、民风淳朴,和之前听说的是一样的,因此决定回去汇报.故选:B.
    (3)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写作方法的能力.文章写“其人”的所见所闻,从而突出当地社会安定、民风淳朴,这与鲁恭‘重德化’不是没有关系,而是从侧面来表现鲁恭重视道德教化所产生的良好效果.答题时,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在指出这里运用的写作手法,并结合语段内容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鲁恭担任中牟县令,注重道德教化,不采用刑罚的方式.河南尹袁安听说这件事,怀疑它不是真的,暗地里派自己的下属到中牟县去视察.(袁安派去的那个人)跟着鲁恭走在田间小路上,两人一起坐在桑树下面.忽然,从远处飞来一只野鸡,在他们旁边落下,野鸡旁还有一个小孩.那个人问那个小孩:“你为甚么不把它抓住?”那个小孩说这个季节正是野鸡培育它们的鸡雏的时候,不能抓.那人听了,对鲁恭说:“我此次前来,是来检查你的政绩的,蝗虫不犯县境,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现象;教化的恩泽施之于鸟兽,这是第二个现象;小孩也怀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个现象.这就够了,我不在这里久留了,我在这里久留,只能起到打扰贤者的作用。”说完就回去向袁安汇报去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