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 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 白云相送大江西。 【知背景】 甲诗略。 乙诗:吴国伦字明卿,因违忤奸相严嵩,被贬至江西(古属楚地);当时诗人正在郡城济南养病,吴国伦赴江 西途经济南时,诗人写下这首诗为其送行。【析场景】 甲诗首句以暮春时节漂泊无依的“杨花”和啼声哀切的“子规”,营造了悲惋的氛围,流露出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情。 (1)乙诗前两句 。 [赏写法】 甲诗后两句,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托于“明月\“这一意象。以明月随君到夜郎,表达对朋友的 牵挂;借“明月”光明的形象表示对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2)乙诗后两句 。 参考答案 (1)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和地点,以飒飒青枫和凄凄秋雨营造了一种迷蒙凄凉的氛围,映衬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也暗含了诗人对朋友前途命运的担忧。 (2)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对朋友的情感寄托于“白云”,“白云相送”既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宽慰,又 借“白云\“高洁的形象隐含着对友人的赞赏和激励。 解析】 【详解】(1)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景物的描写的理解。能够抓住诗中关键字、词的理解,读出描写的特定景物,从而更好的读懂诗歌蕴含的感情。“秋”“楚”分别交代时间、地点,“风飒飒”“雨凄凄”,则营造出凄凉的氛围,“遥看”蕴含了不舍之情。 (2)此题考查的是对古诗感情的理解。一个“怜”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宽慰,“白云相送”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运用拟人的手法,白云代自己送友人。同时“白云”又有“高洁”之意,隐含着对友人的赞赏和激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