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 中牟道中二首[注] 【宋】陈与义 雨意欲成还未成,归云却作伴人行。 依然坏郭中牟县,千尺浮屠管送迎。 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 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 【注】宣和四年,陈与义为母服丧结束,被任命为太学博士入京,途经中牟县而写此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诗的一、二两句交代了时间和天气状况,烘托出诗人此时急于投宿的心情。 B.这两首诗景中见情,拟人的运用赋予诗歌风趣幽默的特色,增添了诗歌的情趣。 C.诗人旧地重来,中牟县城残破的城郭一如往昔,宝塔迎送行人,诗人感觉亲切。 D.两首诗的描写各有侧重,但又巧妙地形成了一个整体,所蕴含的情感也是相似的。 15.有人说,陈与义的诗歌体物兴怀并且有陶渊明的语言风格,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A.“烘托出诗人此时急于投宿的心情”,诗人并不急于投宿。首句写雨意,叙写气氛,为全诗铺设了将雨未雨的背景。 15.①体物兴怀,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第一首诗歌通过描写“归云”“伴人行”,显出云对人的体贴,通过描写“浮屠”“管送迎”,显出“浮屠”对人的热情真诚,寄寓作者闲适愉悦的心情。 第二首诗歌通过描绘“招人”的杨柳,显出杨柳对人的亲昵,“近马”的蜻蜓给人以活泼之感,这些都寄寓作者行路途中惬意闲适之情。 ②陶诗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平易质朴,陈与义的这两首诗也体现出这一特点。诗人用白描手法简单勾勒、不事雕琢,杨柳“不待媒”,蜻蜓“忽相猜”等词句通俗易懂,作者善于捕捉景物情态,涉笔成趣,风格清新淡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