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马上就要到了,下面是高二物理下册选修3-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小编建议大家考前看一遍,积极备考! 【实验目的】研究在弹性碰撞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动量守恒. 【实验原理】利用图2-1的装置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让一个质量较大的球从斜槽上滚下来,跟放在斜槽末端上的另一个质量较小的球发生碰撞,两球均做平抛运动.由于下落高度相同,从而导致飞行时间相等,我们用它们平抛射程的大小代替其速度.小球的质量可以测出,速度也可间接地知道,如满足动量守恒式m1v1=m1v1'+m2v2',则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 【注意事项】 1.“水平”和“正碰”是操作中应尽量予以满足的前提条件. 2.测定两球速度的方法,是以它们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代表相应的速度. 3.斜槽末端必须水平,检验方法是将小球放在平轨道上任何位置,看其能否都保持静止状态. 4.入射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的质量. 5.入射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方法是在斜槽上的适当高度处固定一档板,小球靠着档板后放手释放小球. 6.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 7.m1·OP=m1·OM+m2·ON式中相同的量取相同的单位即可. 【误差分析】 误差来源于实验操作中,两个小球没有达到水平正碰,一是斜槽不够水平,二是两球球心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给实验带来误差.每次静止释放入射小球的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作用力就越大,动量守恒的误差就越小.应进行多次碰撞,落点取平均位置来确定,以减小偶然误差. 下列一些原因可能使实验产生误差: 1.若两球不能正碰,则误差较大; 2.斜槽末端若不水平,则得不到准确的平抛运动而造成误差; 3.O、P、M、N各点定位不准确带来了误差; 4.测量和作图有偏差; 5.仪器和实验操作的重复性不好,使得每次做实验时不是统一标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