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恋 庄先生是济南的一位小绅士。他不过是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有时候作作科员,有时候去当当中学教师。 路旁旧货摊上的一张旧黄纸,或是一个破扇面,都会使他从老远就杀住脚步,慢慢地凑到摊前。他爱字画。先随手地摸摸这个,动动那个,然后笑一笑,问问价钱。最后,才顺手把那张旧纸或扇面拿起来,看看,摇摇头,放下;走出两步,回头问问价钱,或开口就说出价钱:“这个破扇面、给五毛钱吧。” 块儿八毛的,一块两块的,他把那些满是虫孔的,乌七八黑的,折皱得像老太婆的脸似的宝贝,拿回去。晚上,他锁好了屋门,才翻过来掉过去地去欣赏,然后编了号数,极用心地打上图章,放在一只大楠木箱里。 大小布政司街的古玩铺,他也时常地进去看看。他只能买那值三五块钱的“残篇断简”,或是没有行市的小名家的作品。每逢进到这些满目琳琅的铺子里,他就感到自己的寒酸。他本来没有什么野心,但是一进古玩店。他便想到假若发了财,把那几幅最名贵的字画买回家去,盖上自己的图章,该是多么得意的事呀! 庄先生成了好几家古玩铺的朋友。香烟热茶,不用说,是每去必有了;他们还有时候约他吃老酒呢。他不再惭愧。果然不出所料,他给他们介绍了生意。 商人们又打了个好主意,把他称作“收藏山东小名家的专家”。以庄先生的财力,收藏家这头衔是永远加不到他身上的。而今,他居然被称为收藏家了,于是也就不管那个称号里边所含的讽刺,庄先生想名符其实地真去作个专家。他开始注意山东省的小名家。现在,他肯花一二十块,甚至三十块钱,买一张字或画了。他不惜和朋友们借债,或把大衣送到当铺去。 在七七抗战那年的春天,朋友们给庄亦雅贺了四十的寿日。前些日子,杨可昌——济南的一位所谓的收藏家——居然带来两个日本人来看他的收藏。在四十的寿日这天一想,这的确有很大的意义。连日本人都来参观,哼,他的这点收藏已使他有了国际的声誉! 寿日的第二天,他发了个新的誓愿:我,庄亦雅,要有一件真值钱的东西! 夏初,一家小古玩商得到一张石谿[注]的大幅山水、杨可昌与庄亦雅前后得到了消息。 杨先生想赚一笔钱,庄先生想花一笔钱买过来,作传家之宝。 最后,杨先生,看时机已熟,递了个价——二百五十元。 庄先生也看准了那张画。跑了不知多少次,看了不知多少回,他断定那一定是真的。但是,每看一次,他的难过也增加了许多。他没有钱。 及至听到杨先生出了二百五十圆的价,他不能再考虑,不能再坐。一口气,他跑到小古玩店。 画儿打开。愣了一会儿,他低声地说: “我给五百!明天交钱!怎样?” 他得到了商家的“好吧”两个字。他昏迷了一小会儿。然后疯也似地跑回家,把太太的金银首饰,不容分说地,一股拢总都抢过来,飞快地又往回跑。 他得到了那张画。 七七抗战。庄亦雅也与别人一样,受了极大的刺激,日夜期待着胜利的消息。 敌人已越过德州。庄先生决定不带着太太,而只带着石谿与山东小名家逃出去。但是,走不成。敌机天天炸火车。自己没关系。石谿比什么也要紧。他须再等一等。 等来等去。又把杨先生等来了。 庄亦雅,本是个最心平气和的人,现在发了怒:“你又干吗来了?国都快亡了,你还想赚钱吗?”“不必生气。”杨可昌笑着说,“你知道东洋人最精细,他们知道你有石谿。他们的军队到,文人也到。 挨家收取古物。你要脑袋呢,交出画来。要画呢,牺牲了脑袋!”“好! 我的脑袋。我的画都是我自己的!请不必替我担心!” 杨先生的脸上极严肃了:“庄先生!东洋人派我来,请你出山,作教育局长!” “嗯?” 庄亦雅像由梦中被人唤醒似的发出这个声音来。 待了一会儿,“我不能给东洋人作事!” “你要肯答应作局长。你可以保存这点世上无双的收藏,不但保存,东洋人还可以另送你许多好东西呢!你若是不肯呢!他们没收你的东西,还要治罪——也许有性命之忧吧! 怎样?”庄先生低着头。声音极微地说:“等我想一想!” “要快。” “明天我答复你!” “现在就要答复!” 杨先生的一支香烟吸完,又看了看表。“怎样?” 庄亦雅对着那两只收藏字画的箱子、眼中含着泪,点了点头。 恋什么就死在什么上。 (选自《老舍选集第三卷,有改动) [注]石谿:明末清初画家,“清初四僧”之一,善画山水,也工人物、花卉。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讲述了在始而和平,继而抗战的时代大背景下一个普通市民庄亦雅的经历,表现的却是有关个人和家国关系的重大主题,具有发人深思的社会意义。 B.庄亦雅原来只肯花很少的钱买一些价值不大的旧货或古玩,后来竟然肯花一二十甚至三十块钱买一张字或画,根本原因是古董铺商人对他的追捧。 C.杨可昌去替日本人游说庄亦雅的时候,通过威逼利诱,使庄亦雅就范,其言其行显露出他既有作为商人的狡诈,也有作为侵略者走狗的猖狂和无耻。 D.“恋什么就死在什么上”这句话卒章显志,揭示了主人公庄亦雅“恋”和“死”的因果联系,寥寥几个字中间包含着惋惜、痛心、斥责、警示等各种意味。 8.小说以“恋”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9.有人说,即使没有杨可昌出现,庄亦雅也有可能变节叛国,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7. B B项,“庄亦雅原来只肯花很少的钱买一些价值不大的旧货或古玩,后来竟然肯花一二十甚至三十块钱买一张字或画,根本原因是古董铺商人对他的追捧”说法错误。古董铺商人对他的追捧只是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庄亦雅对收藏书画的痴迷,以及渐渐膨胀的虚荣心。故选B。 8. ①凸显小说主人公的癖好,使人物特征鲜明;②显示小说谋篇布局的中心,全文围绕“恋”组织材料,使叙述不蔓不枝;③点出导致主人公误入歧途的雅癖,启发读者思考癖好与气节的关系,意蕴厚重,使主旨突出。 9. 观点一:同意这种看法。理由:①庄亦雅有虚荣心,重视别人送的含有讽刺意味的名号,为虚名所累,已经丧失了真正的自我;②庄亦雅痴迷于所恋之物,视石谿如命,为了守住石谿不惜牺牲自己和妻子,只要面对石谿和民族气节的选择,他自然是选择石谿而放弃民族气节;③庄亦雅缺少民族气节。他为日本人欣赏他的收藏而感到自豪,不考虑给他和中国人民造成苦难的是日本的侵略,不顾民族大义,失去民族气节;最终背叛了家国。 观点二:不同意这种看法。理由:①七七抗战,庄亦雅受了极大的刺激,日夜期待着胜利的消息,说明他有爱国之心;②他斥责杨可昌“国都快亡了,你还想赚钱吗”,说明他有着清晰的国家意识,为国难而痛心;③面对敌人的利诱,他明确地表示“我不能给东洋人作事”,说明他内心有大是大非的界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