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荆门市)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天然能源的是: A.氢气 B.太阳能 C.天然气 D.石油 2.(2011.无锡市)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3.(2011.河南省)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人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4.(2011.肇庆市)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B.石油是“清洁燃料” C.石油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 D.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利用了 5.(2011.肇庆市)我国“十二五”规化对“低碳经济”给予政策支持,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A. Zn+H2SO4(稀)=ZnSO4+H2↑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气)H2+CO C.太阳光分解水:2H2O2H2↑+O2↑ D.电解水:2H2O2H2↑+O2↑ 6.(2011.黄石市)“可燃冰”〔CH4 .(H2O)n〕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下面关于“可燃冰”叙述正确的是 A. CH4 .(H2O)n是氧化物 B. “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 C. “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证据 D. “可燃冰”可直接拿回家作为燃料使用 7.(2011.肇庆市)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高楼发生火灾,乘电梯逃生 B.用白醋除水壶中的水垢 C.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D.用燃烧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8.(2011.百色市)学以致用,请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 A. 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 B. 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 C. 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火 D. 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 A.Q 点 B. N点 C.P点 D. M点 10.(2011.黄石市)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A. 散热的速度加快 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1.(2011.天津市)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C. 隔绝空气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2.(2011.无锡市)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 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 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13.(2011.泰州市)下列关于灭火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油着火,用水浇灭 B.扑灭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 C.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D.电器着火,直接用水浇灭 14.(2011.滨州市)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 A.隔绝空气 B.开辟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 C.隔离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5.(2011.雅安市)用灯帽熄灭酒精灯,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6.(2011.宜宾市)下列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A.可燃物 B.氧气 C. 压强 D.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17.(2011.苏州市)今年3月《苏州日报》报导:“太仓奥特斯维能源等一批大项目建成后,我市光伏电池产能将突破7000兆瓦。”下列有关“光伏电池”能量形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风能转化为电能 18.(2011.泰安市)世界上每年有上万家庭发生火灾,造成了极大损失,如果掌握一些家庭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19.(2011.武汉市)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A. 隔绝了氧气 B. 可以燃烧 C. 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D.清除了可燃物 20.(2011.绵阳市)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 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D. 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 21.(2011.南充市)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 B.都是可再生能源 C. 都属于混合物 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22.(2011.南充市)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 B. 油库着火用水扑灭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 厨房煤气管道泄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23.(2011.眉山市)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高层住宅发生特大火灾,58人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退到卫生间暂避 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封闭房门 ⑤跳楼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24.(2011.内江市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燃料,泄漏时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酿成悲剧。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厨房安装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液化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找出漏气部位 B.关闭气源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C.迅速跳窗,逃离现场 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 25.(2011.泰安市)“吸烟有害健康”,我国政府规定:从2011年5月1日起,公共室内禁止吸烟。烟草燃烧释放的物质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尼古丁 D.焦油 26.(2011.泰安市)石油被人们称为“工业的血液”,它没有固定的沸点,通过加热气化、冷凝、分离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定石油属于 A. 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7.(2011.龙岩市)“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28.(2011.广安市)下列行为与“绿色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A. 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B. 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C. 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D. 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29.(2011.南通市)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31.(2011.广安市)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B. 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 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 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32.(2011.日照市)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33. (2011.鸡西市)许多家庭做饭用罐装的“煤气”作燃料,罐中所装的是液化石油气,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石油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若厨房失火时,要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 原理灭火。 不可再生 移走可燃物 (1)由该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① ; ② ; (2)实验中使用了铜片,主要是利用铜的 性。 (1)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导热 35.(2011.哈尔滨市)(2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 ①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②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④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⑥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1) ,包括事例(2) (填序号)。 (1)隔绝氧气(或空气)(2)②③④ (或(1)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2)②⑤ 或(1)移走可燃物,(2)①⑥) ![]()
36.(2011.大连市)(4分)用右图装置做硫燃烧的实验。
。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
(1)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