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本的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亚洲大陆推行的侵略扩张政策。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军国主义一直把吞并朝鲜,侵占中国,称霸亚洲的大陆政策作为基本国策,先后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夺取中国领土台湾,吞并朝鲜。1931年更直接出兵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图灭亡中国。1945年日本法西斯战败投降,大陆政策彻底破产。 6.英法美等国在30年代推行的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是30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英、法、美等国推行的一种帝国主义政策,是伴随着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而形成的。英、法、美等国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软弱地位、国内和平主义思潮盛行、受反苏反共恐惧感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世界争霸斗争的总态势中,只想维持一战后的既得利益,保持现状,基本上处于守势。面对法西斯国家逼人的攻势,一方面由于其利益受到威胁和损害,发生了与德、意、日之间的抗争;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卷入与德、意、日的战争冲突,以维护与其利益相关的"和平"局面,为此采取让步、姑息、妥协、迁就的方针,即"以和避战",甚至不惜放弃某些战略地带,牺牲弱小民族和国家利益,力求"祸水东引",挑起苏德冲突,从而产生了绥靖政策。关于绥靖政策的实质,目前史学界认识并不一致,一种认为是"祸水东引";一种认为是"避战求和";还有一种认为是西方帝国主义为了避免战争,维持和平而采取的妥协、投降政策,为此实行了包括牺牲弱小民族国家利益、"祸水东引"的方针。在慕尼黑会议以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不干涉政策"。不干涉政策反映了英、法、美对法西斯侵略活动既斗争又妥协、既限制又纵容的矛盾立场和两面态度。他们对日本独占中国东北和侵略全中国,不承认伪满洲国,但又不敢对日本采取任何制裁措施。他们谴责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并进行经济制裁,但又不愿彻底实行制裁,并为同意大利妥协留下后路。他们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实行貌似公允的不干涉政策,但对德意破坏不干涉协定的行径视而不见,不愿采取强硬措施。美国由于国内孤立主义传统方针的影响,基本上在中立旗号下实行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顶点,英法由不干涉转到干涉,直接与希特勒勾结,逼迫捷克出让国家领土和主权,用肢解小国的方法讨好希特勒,以保全自己,其罪恶交易的露骨的程度,在国际关系史上是空前的。这一政策的实行没有给欧洲带来和平,反而破坏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加速了大战的到来。关于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一种意见认为,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以后,该政策破产;一种意见认为,1940年5月德国入侵法国,张伯伦下台,绥靖政策才彻底破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