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 ) 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摆脱了工厂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 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解析:选B。蒸汽机发明以前,机器动力主要是利用自然力,如水力、风力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业的发展。蒸汽机发明以后,摆脱了这种限制,从而使工厂得以集中,形成工业化城市。 5.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的过程中,相关的重大科技发明有( ) ①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②电进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③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 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②④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不符合题意的要求。 6.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 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 B.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C.报纸、广播传媒的普及 D.电视机的成功发明 解析:选B。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它指的是全球性的信息系统。 7.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 —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解析:选B。联系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 创造得出答案为B。 8.下图中的“成功,只需一个点击”简要而准确地说明了网络信息化工具的最大特点与优点,高度概括了它对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活动的重大作用和影响。这本质上反映了( ) A.在现代社会,取得事业成功相对来说比过去容易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技术已普及,深入群众的生活之中 解析:选B。A表述错误,C、D反映的只是表面信息,题干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深远影响。 二、非选择题 9.交通工具的改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司空远寄养初成,毛色桃花眼镜明。落日已曾交辔语,春风还拟并鞍行。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 送我情。 材料2: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材料3:2009年10月1日国庆阅兵后,挂着“京V—02009”车牌的红旗阅兵车成为全社会的话题。 材料4:第十一届全运会在泉城济南圆满落幕。由包括央视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 日报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百度网、凤凰网等在内的65家网络媒体组成的媒体联盟进行了全程报道。全国很多观众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和点播观看了此次盛事。 请回答: (1)从材料1的诗句可知,我国古代交通工具主要的动力是什么? (2)材料2中的交通工具是哪一时期出现的?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3)材料3中的交通工具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举例说明当时的科技成就还有哪些表现?(列举两例) (4)材料4反映了人类进入什么时代?其标志是什么? 解析:本题以交通工具的改进和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主题,组织材料,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从“并鞍行”“乘舟将欲行”等判断为畜力、水力;第(2)问和第(3)问要注意指出反映的交通工具;第(4)问应围绕互联网作答。 答案:(1)畜力,水力。 (2)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加快了工业革命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人们出行更加便利, 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3)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成为主要动力;化学工业的发展。 (4)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诞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