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课堂达标: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优化练习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北京 上海 广州 武汉 西安 重庆 成都 长沙 长春 哈市 杭州 合肥
苏州 太原 天津 徐州 厦门 郑州 宁波 青岛 南京 兰州 昆明 济南
深圳 沈阳 鞍山 大连 福州 佛山 贵阳 黄石 荆州 吉林 内蒙 洛阳
宜昌 湘潭 襄樊 新疆 无锡 唐山 镇江 河北 南通 株洲 南宁 南昌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堂达标】
    1.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教育方针体现了(  )
    ①重视全面发展 ②重视德育 ③教育要面向世界
    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此题考查党的教育方针,从材料可判断①②④正确。③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开始后提出的教育方针 ,在该材料中没有体现。
    2.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
    A.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 向
    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C.到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
    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
    解析:选A。注意时间“1958年”。“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这种说法本身违背了教育规律,体现了想迅速改变教育现状的盲目冒进思想,这说明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
    3.2007年,在纪念高考制度恢复30 周年时有人写道,3 0年前的冬天,我有幸参加了那一次史无前例的“中华第一考”。当我从公社党委办公室拿到那张盖着鲜红印章的“准考证”时,我一下子从麻木的惯性中惊醒,我意识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来到了。这表明高考制度的恢复(  )
    A.使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备
    B.激发了社会成员的求知热情
    C.使人民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
    D.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
    解析:选B。理解材料“从麻木的惯性中惊醒,我意识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来到了”,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感觉到当时人们学习知识的热情,A、C、D三项材料不能体现。
    4.“211工程”建设实施以来,推动了(  )
    A.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B.职业教育的发展
    C.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
    D.基础教育的发展
    解析:选A。“211工程”是发展高等教育的计划,是指面向21世纪,在全国重点办好100所大学和一批重要学科。
    5.观察下列图片:
    1979年,邓小平与恢复高考
    后入学的大学生
    请回答:
    (1)在当时,邓小平在教育方面提出哪些指导方针?
    (2)这些指导方针的提出有何作用?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思考作答;第(2)问要从教育方针的指导作用和意义角度概括。
    答案:(1)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同时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2)促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人才。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从1952年秋天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当时调整的主 要目的是(  )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确立教育方针的背景。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恢复,为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准备了条件,即将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专业技术人才。从题干给予的信息可以看出新设的主要是工业学院,说明院系调整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工业建设人才。
    2.“文革”期间,我国教育遭破坏的表现有(  )
    ①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②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③全国上下样板戏“一统天下” ④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 题的能力。③是“双百”方针在“文革”期间遭破坏的表现。④是“文革”结束后教育复兴的表现。
    3.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
    A.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
    解析:选B。解答此题要注意根据题干中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据“1977年”“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可以推知材料所叙述的是恢复在“文革”中被取消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42009年11月10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做客人民网,他表示,从2006年到2009年,国 家投入1600多亿元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政策。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科教兴国”的进一步落实
    B.国家有能力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C.体现了“希望工程”的成果
    D.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的公平
    解析:选C。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是国家的总体教育政策,这一运作经费的来源是国家投入。而“希望工程”则是社会捐资办学,所以与此关系不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