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3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有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北京 上海 广州 武汉 西安 重庆 成都 长沙 长春 哈市 杭州 合肥
苏州 太原 天津 徐州 厦门 郑州 宁波 青岛 南京 兰州 昆明 济南
深圳 沈阳 鞍山 大连 福州 佛山 贵阳 黄石 荆州 吉林 内蒙 洛阳
宜昌 湘潭 襄樊 新疆 无锡 唐山 镇江 河北 南通 株洲 南宁 南昌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有一史学家认为“封建之制,实为吾国雄长东亚,成为大一统之国家之基。而外观虽号统一,内部之文化实分为无限之阶级。”这里的“封建之制”是指
    A.地主土地所有制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2.《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
    3.唐朝政论家柳宗元在评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时指出:“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这里对“公”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B.改世禄世卿制为选贤任能制
    C.制定了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 D.首创自下而上的人才荐举制度
    4.“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候伯子男。 ……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唐宋时期
    5.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6.柳诒徵先生在《中国文化 史》中说:“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能够支撑这个观点的史实是
    A.设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割相权 B.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
    C.置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D.设转运使将财权收归中央
    7.“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A.西汉的刺史 B.北宋的通判 C.明朝的锦衣卫 D.清朝的军机大臣
    8.“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这段材料可能出自
    A.《新唐书》 B.《资治通鉴》 C.《元史》 D.《明史》
    9.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10.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据此可以作出合理的史论推断的是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B.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C.中国古代有 把宰相制度看成是“贤人政治”体现的传统政治观念
    D.宰相制度的废除是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根源
    11.三希 堂,位于故宫博物馆养心殿的西暖阁,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也是其作为养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显的标志。“三希堂”有一幅对联:堂为天下奉一人,惟以一人治天下。其中的如虹气势以及威武不言自明。从封建时代皇权与相权矛盾发展的角度看,下列机构或官职的设置最能体现该对联寓意的是
    A.“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
    B.“正二品,掌典领百官。左右仆射各一人,从二品,掌统理六官,为令之贰,令阙则总省事,劾御史纠不当者。”
    C.原为承命拟旨,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其它人员不得靠近,皇帝与之议事时无关人员不得在旁。宫内人路过时,都是快步走过。
    D.巡行郡县,以“六条”问事。“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
    12.古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在其名著《传记集》中指出,“……全希腊人的公款,竟被从提洛岛弄了出来,为雅典一邦据为己有了……希腊真是受了奇耻大辱,她显然正遭到暴君的独裁统治。她眼见自己迫不得已献出的军费,竟被用来把我们的城市粉饰的金碧辉煌,活像一个摆阔气的女人似的,浑身载满贵重的宝石、雕像和价值累万的庙宇。” 这说明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
    A.民主只限于公民范围内 B.公职人员侵吞公款盛行
    C.用贡金装点自己的城市 D.对内实行民主,对外谋求霸权
    13.《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依‘现金借贷’的方式缔结契约的,其所用的语言即为当事人的法律……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给者听便”。上述规定体现出
    A.《十二铜表法》实际是习惯法 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债务人利益
    C.《十二铜表法》兼顾奴隶利益 D.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严格的限制
    14.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
    15.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使英国资产阶级深深意识到,在革命胜利后必须有一个法律文件来巩固他们所已取得的成果。1689年10月,议会通过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法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法案即《权利法案》 ②该法案提出了议会至上的宪法原则
    ③法案指出英王权力应该来源于议会 ④奠定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6.《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 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17.从18世纪20年代到18世纪末,随着两党政治结构在英国的逐步形成,内阁制度的各种基本原则通过一个又一个先例的开创而确立起来。这些原则包括
    ①内阁大臣应由议会中多数党组成②首相应由多数党的领袖出任
    ③内阁必须集体对议会负责 ④议会不信任内阁,内阁应全体辞职,或者重新大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