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2分,30题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D B C B B D B D D C B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B D B D C A C A C D D A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总计60分) 31.(1)仁;为政以德,节用爱人。(6分) (2)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或西方进化论)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2分) (3)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4分) (4)东亚现代化进程不是照搬西方模式,儒家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2分)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2分) 32.(1)是瓦特。影响: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工厂建设不再受地理位置的制约;②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③交通运输业发生彻底变化,人们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紧密;④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回答任意2点即可)(3分) (2)是爱迪生。意义:人类开始告别油灯照明的时代,明亮的灯光驱散了夜晚的黑暗。(2分) (3)依靠电力。原因: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电力具有方便、便宜、能量大的优势。(2分) (4)分别出现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分) 33.(1)孙中山: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毛泽东:马列主义。(4分) (2)三次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第二次是创建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6分) (3)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2分)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2分) 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2分) (4)继承发展民族主义:对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赶走了帝国主义势力,实现了民族独立;对内,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平等。(4分) 34.(1)欧洲的变化: 经济上: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追求货币财富,重商主义盛行。(1分) 政治思想上:人文主义出现,主张以人为中心,否定以神为中心;启蒙思想产生和发展,批判、否定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2分) 自然上:随着新航路开辟,地圆学说盛行,日心说创立。(1分) (2)中国的变化: 经济上: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商品经济观念意识——工商皆本思想)(1分) 思想上:明末清初,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1分) 文化上:产生了批判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自由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观念。(1分) (3)主要原因: 经济上:欧洲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广泛;中国自然经济根深蒂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2分) 政治上:欧洲君主权力相对弱小,支持工商业发展,以此增强统治实力;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实行闭关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分) 思想上:欧洲人通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思想得到解放,竞争意识强,追逐社会财富成为潮流,并进而要求政治权力。中国自古以“重农抑商”为经济思想核心,人们追逐八股,通过仕途聚敛财富,思想保守。(3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