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 唐诗繁荣的原因。 1.政治: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社会前提条件。 2.经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国力的强盛。 3.文化: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4.其他因素: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考点2 宋词繁荣的原因。 1.两宋时期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2.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3.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考点3 唐朝和两宋时期社会的变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唐朝时期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的影响:盛唐时期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唐时期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期诗风凝重浓郁,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转衰。 2.两宋社会变迁对词的影响:宋代城市生活繁荣,词大多体现了太平气象下城市的多彩;两宋之际,金人南侵,词充满了流落异乡的士人的思乡之情;南宋朝廷不思进取,诗词体现了诗人们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对南宋朝廷苟安于江南的愤慨。 【A组】 1.《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如果你要了解此时贵族宗庙祭祀时所要用的乐曲,你应该查阅 A.《风》 B.《雅》 C.《颂》 D.《歌》 2.“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的诗句 A.抒发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 B.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C.体现了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D.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 3.关心民间疾苦,自言“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昌龄 4.“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词的风格看,该词属于 A.田园派 B.豪放派 C.婉约派 D.花间派 5.元曲是中国戏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列有关元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元散曲叉称“长短句” C.元散曲局限于宫廷范围 B.元时,汉族文人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D.元曲在宋代广为流行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该作品的体裁是 A.诗 B.赋 C.词 D.散曲 7.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最具风格的一部分,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内容深深吸引着人们,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诗经·硕鼠》 材料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分析该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并说明它取自《诗经》的哪一部分。 (2)试述《诗经》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