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一中北校高二历史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共100分) 2010.4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 献。研究这类文献可以佐证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度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郡县制度 2、《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 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 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此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周朝初年的分封制 B、周王朝对诸侯失控 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诸侯争霸 3、“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三公九卿制度 ④郡县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 A.西汉的刺史 B.北宋的通判 C.明朝的锦衣卫 D.清朝的军机大臣 5、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 A.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B.各级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 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 D.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管理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 6、唐朝科举制规定“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内外族姻……(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应试)” 该材料说明唐朝科举考试 ( ) ①有一定的资格限制 ②以门第出身为标准 ③体现了统治者重农抑商的观念 ④不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元初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犹曰有壅,况三省呼。”元世祖采纳了此建议,在元朝设 ( ) A.行中书省B.三省制 C.中书省D.内阁制 8、范仲淹公元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州、延州知州等地方官,于1043年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推行新政。以下对范仲淹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通判负责监督 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C.枢密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君权 D.参知政事行使财权 9、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10、右图为一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请问这位老师正在介绍那一朝代中央政制的特色?( ) A.汉代的三公制 B.唐代的三省制 C.宋代的三司制 D.明代的内阁制 11、由图(一)至图(二)的转变,显示出何种意义?( ) A.门阀政治的兴盛 B.取才任官有客观标准 C.寒门上升 D.君主权力强化,走向中央集权 2、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13、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 A.肯定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 14、美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发现刻有铁米16.托克里(雅典政治家)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是14人刻写。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 )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妙方 C.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 D.是一场民主闹剧 15、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16、古罗马与古希腊相比,在政治制度上最大贡献在( ) A.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体 B.创立了“轮番而治”的民主运作方式 C.实现了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D.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 17、右图是当年布朗取代布莱尔的漫画,下面对这 幅漫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者为首相时是国家最高代表,是英国的象征 B、二者否上台执政的关键在于其所在党能否获得议 会选举的胜利 C、二者在位时均为所在党的领袖 D、二者的上任必须经过女王的任命 18、2009年4月,英国民众2万多人在网上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布朗下台。布朗最终能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 A.布朗所在执政党工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议会对布朗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保守党的态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