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江西省新余一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测试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0.在埃及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着一句话:“他(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这表明埃及人(  )
    A.完全否定了阿里改革的作用 B.客观评价了阿里改革的影响
    C.肯定了阿里的对外征战的作用 D.认为阿里破坏了埃及的封建统治秩序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1题16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计40分。
    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是不能促进我们达到目标的一切东西,我们都应一概斥为无用。”
    ——斯宾诺莎
    材料二: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证。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利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洛克《政府论》
    材料三: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契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斯宾诺莎所说的目标是什么?(2分)“一切无用的东西”又指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立法者与人民的关系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除了上述立法权外,洛克还提到什么权力?(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观点?(2分)实质是什么?(2分)
    (4)以上材料反映了近代民主思想中三位杰出的思想家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共同之处。(4分)
    32..(12分)请阅读下列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几则材料。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开导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作为一个臣民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
    材料二 1629年3月英国议会在一份“抗议书”中说:凡是推广或引进天主教或阿米尼安教,从而改变英国现有宗教者,“都将被谴责为王国和全体国民的大敌”;凡是不经议会同意而主张或实际征收吨税或磅税者,“也将被谴责为王国和国民的大敌”;凡是不经议会同意而自愿交纳吨税或磅税的商人,“也将被谴责为英国自由的叛徒和敌人。”
    ——王觉非等《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材料三 1649年,英国高等法院以英国人民的名义宣判国王查理一世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和我国善良人民的公敌”,并将之斩首。
    ——王觉非等《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材料四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英]1689年《权利法案》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政治观念?(2分)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政治观念?(2分)
    (3)造成英国人政治观念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4)结合前三则材料分析材料四的意义。(4分)
    33.材料一:“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劝学篇》
    材料二:“天下人民四万万,庶士亿万,情为百端,才智甚广,皇上仅寄耳目于数人,而数人者又畏懦保禄,不敢竭尽,甚且炀灶蔽贤,壅塞圣听,皇上虽欲通中外之故,达小民之厄,其道无由。名虽尊矣,实则独立于上,遂致有割地弃民之举,皇上亦何乐此独尊为哉?”
    ──《公车上书》
    材料三:“……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塘,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
    ①以上三段材料分别代表哪些派别,他们对西方民主政治各是什么态度?(6分)
    ②材料二中对皇帝的态度和材料三有何不同,你认为这种不同有哪些原因?(提示: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CCC 6—10BAABA 11—15BCBBC 16—20DBBBA
    21—25 CACAD 26—30CABBB
    二.非选择题
    31.
    (1)目标:是伸张和捍卫资产阶级的自由与民主权利。(2分)
    “一切无用的东西”是指封建君主专制和个人独裁及基督教神学。(2分)
    (2)关系:如果立法者违背了人民意愿,人民就没有必要再服从它,有权使用武力推翻其统治,重新建立新的立法机构。(2分)
    权力:行政权和对外权,都属于国王。(2分)
    (3)观点:社会契约论。(2分)
    实质:建立资本主义法制社会。(2分)
    (4)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思想。(2分)
    32.
    (1)君权神授,国王的权力至高无上(2分)
    (2)反映了国家和全体国民的利益和意志高于国王(王权)的观念(2分)
    (3)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推翻国王的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4分)
    (4)把否定国王专制的民主观念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议会成为国家和全体国民利益和意志的代表,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受到议会的限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4分。言之有理即可)
    33.①材料一是洋务派,不主张学西方政治;(2分)材料二是维新派,主张学西方的君主立宪制;(2分)材料三是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2分)
    ②材料二主张保留皇帝,材料三坚决主张推翻皇帝。(2分)
    原因有戊戌变法失败和《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已无可挽救。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又有了进一步地发展。思想上,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以西方民主的思想武器,掀起了革命的热潮。(6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