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下册第一次检测练习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8、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19、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这主要说明( )
    A.北约集团内部要分裂 B.国际局势的发展要求北约加强台作
    C.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D.西欧各国要摆脱美国的控制
    20、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 外交大事记
    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1986年,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
    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在联合国放入维和行动
    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A.甲、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丁
    21、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
    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
    中演变。这种变化( )[来源:高考资源网]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22、《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23、下列关于海湾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有 ( )
    ①其国际大背景是两极格局解体,中东地区原有力量均势失衡 ②直接起因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拒绝从科威特撤军 ③“沙漠风暴”行动沉重打击了伊拉克军队,严重削弱了其战斗力 ④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促进共同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证,其理由包括 ①发展可以加强各国经济联系并为彼此之间的和平相处提供了物质保障 ②发展可以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并促进新世界秩序的形成 ③发展有利于消除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社会动荡 ④发展可以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增强世界和平力量(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有 ( )
    ①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②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 ③是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 ④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6.2006年,商代“子龙鼎”等四件珍贵文物入藏国家博物馆。“子龙鼎”是已发现的商代青铜圆鼎中形体最大的也是最早的带有“龙”字金文的青铜器。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 )
    A.“子龙鼎”是先秦时期形体最大的青铜器
    B.商代青铜器上已出现大量可辨认的甲骨文
    C.国家重视文物保护,抢救流散海外的珍贵文物
    D.在商周青铜器中“子龙鼎”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27.以下措施,不属于秦朝加强和巩固北部边防的是( )
    A.北击匈奴 B.开凿灵渠 C.修筑“直道” D. 修筑长城
    28.2007年1月8日,安徽六安一个古墓的墓主被确定,墓主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六安王”刘庆。据文献记载,西汉时六安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时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历五代,王莽时绝。根据这一材料可以断定( )
    A.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直以分封制为主
    B.汉武帝分封大批刘姓诸侯王以拱卫中央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分封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D.分封制仍是我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29.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人答:“金榜题名,”有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万钢说“畏法度者快活”时,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30.“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制定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
    A让“群臣”监督皇帝 B精简政府机构 C加强君主专制 D让子孙后代有章可循
    试卷Ⅱ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小题10分,第32小题8分,第33小题11分,第34小题11分,共4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代最高监察机构称御史台,职责为“掌持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廷”。具体承担职责的为三院御史:台院,职责主要是弹劾不法官吏,参与司法审讯;殿院,职责为“掌殿廷供奉之仪式”,也有鞫狱之责,巡按两京城内不法之事;寥院,“掌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另有巡察馆驿、屯田、铸钱、监军、监府库出纳等职。
    材料二 唐代的监察官员都是君主亲自选用,不再如隋代由吏部注拟。监察官举奏官吏,完全可自己做主,不受宰相和御史台长官的控制,甚至可弹劾大夫、中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