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孟子后来成了大思想家。他的思想是 (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仁爱待民,以德服人” C.“天道自然,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2.古人云:“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为人处世不可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粒粮食就会五雷轰顶”。你认为这些言论反映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 ( ) ①儒家 ②道家 ③墨家 ④法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司马光有一首较为有名的《独乐园诗》:“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 ( ) A.诗中所谓“邪说”是指不合儒家思想的学说 B.诗中所谓“圣言”是指儒家经典的言论 C.诗中所谓“发策”是指董仲舒应策问得以进入仕途 D.诗中所谓“百家”是指战国以来的儒.墨.道.法各家 4.“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朱子家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 ) A.礼制规范 B.家庭制度 C.道德教化 D.礼仪制度 5.《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 ) A.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6.“(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宋初 D.元末明初 7.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个字最可能是 ( ) 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 8.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关系是 ( ) A.全盘否定 B.全盘接受 C.毫无关系 D.继承与发展 9.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实业救国思想 10.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分别是指 ( ) A.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洋务运动 11.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 )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 12.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地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 A.武装反抗国民党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井冈山道路 13.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再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 ( )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14.“双百”方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 ) 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②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 ③周恩来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 ④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为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作了舆论准备 B.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C.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D.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整套政治构想 16.《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 )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17.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代史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 ) A.智者运动、文艺复兴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