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农奴制激起了农奴的反抗 B.农奴制已严重阻碍俄国工业发展 C.反对农奴制的思潮涌动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2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随着其他领域改革的推进,社会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审理案件时有陪审和律师 B.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缩短了服役年限 C.禁止引进西方书籍 D.个人创办的学校增多 23.列宁指出“1861年诞生了1905年”,其真正含义是 A.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 B.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的根源 C. 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 D.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发生的 24.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 A.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B.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C.农民阶级的利益 D.工人阶级的利益 25.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6.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推行的措施主要有 ①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②实行闭关锁国 ③鼓励派遣留学生 ④支持尊攘运动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7.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使日本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的表现是 ①欧美国家的大量廉价工业品倾销日本 ②日本传统的纺织品遭到沉重打击 ③日本黄金大量外流 ④农民和贫困市民发动起义,社会动荡不安 ⑤生丝和茶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生产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8.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A.引进西方文化 B.废除身份制度 C.改造日本宗教 D.提倡武士道精神 29.在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下列规定中,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 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 B.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 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 D.臣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基本的权力 30.日本明治维新后较之明治维新前的变化有 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②由半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国家 ③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取代 ④资本主义文明完全取代了封建文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这从根本上说是 A.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外向型经济形态的需要 C.由于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 D.建立皇军的必然结果 32.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 A.改变孔子儒家宗师的形象 B.引导人民正确认识孔子 C.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 D.发扬中国古代文化传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