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银川一中09-10学年度(下)高二期末考试历史练习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银川一中09-10学年度(下)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第I卷(50分)
    本卷共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人“始生三月而加名”,“男子二十冠而字”。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刘备,名备,字玄德。一般情况下,名供长辈称呼,用来自称则有谦恭之意。“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刘备与曹操会面时,他的自称和对曹操的称呼应是
    A.备、操B.备、孟德C.玄德、操D.玄德、孟德
    2.《史记》载,“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____,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大禹之后于杞。……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句中横线部分文字可能是
    A.“武王微九牧之君” B.“封商纣于禄父殷之馀民
    C.“武王追思先圣王” D.“于是封功臣谋士
    3.“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首诗揭露的是哪一制度的弊端
    A.井田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代田法
    4.中国古代的帝王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神(社)和五谷神(稷),“社稷”从字来看是说土谷之神,但它反映了
    ①“社”和“稷”两者是农业社会的根基 ②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社会性质
    ③我国古代君主对自然界和农民的尊重
    ④社稷作为一个特指名词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犁地,右图中扶
    犁的最有可能的是
    A.齐桓公B.汉景帝
    C.隋文帝D.唐太宗
    6.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7.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8.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细微地描写了贾府的洋货使用。第40、59回,凤姐用以包裹银箸、黛玉用以包裹匙箸的洋巾,宝玉的俄罗斯国出品的雀金裘氅衣。第105回,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洋呢、哔叽、姑绒、天鹅绒等呢料。材料反映了清朝中期
    A.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 B.官宦人家使用外国奢侈商品
    C.进入中国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 D.外国商品丰富了中国民众的生活
    9.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记载,但……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为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现象多,是因为唐宋对“市”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突破了
    B.经商积累财富主要用于买田置地和子女入仕并非明清时期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之一
    C.“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指商人的财富大量消耗于非生产用途,而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
    D.造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的干预和影响力较弱
    10.明清时期(1840年前),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些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11.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12.“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13.“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14.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A.以鸦片换取白银 B.以鸦片换取丝茶
    C.以白银换取丝茶 D.以白银换取棉布
    15.“上海——吴淞”铁路在1876年由怡和洋行承建,该铁路于1877年被中国政府购得后捣毁。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B.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
    C.清政府推行“铁路国有”政策,维护中国铁路路权
    D.清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16.“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17.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www.m1905.com/bbs,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18.“……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阙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透过这段材料,你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应取决于
    A.民族独立 B.积极发展农村经济
    C.坚持实业救国 D.彻底结束封建专制统治
    19.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得到的历史结论有
    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重庆
    铁路1825年1876年1934年
    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39年
    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
    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1882年1906年
    汽车1883年1901年1928年
    无线电1896年1909年1928年
    ①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沿海早于内地②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③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④中国民族资本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
    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