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桐庐中学高二历史期末练习题(5-6单元)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桐庐中学高二历史期末复习检测(5-6单元)
    一、选择题
    1.右图人物在2000年的世纪之交曾被西方主要媒体评为“千年风云
    人物”;他离开我们已有一百多年,但其学说仍然在深刻地影响着
    人类的生活。下列不属于他的活动的是
    A.创建“第一国际” B.创办《新莱茵报》
    C.创立马克思主义 D.研究垄断组织的出现
    2.列宁17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警官问他:“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的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文中的“一堵墙”被推倒是在 A.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期间 B.二月革命中 C.七月事件中 D.十月革命中
    3.右图邮票纪念的是近代物理学之父,世界各国用各
    种各样的方式纪念他,不是因为
    A.提出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初步算法
    B.有关光学的理论是光的两大基本理论之一
    C.提出的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
    D.确定了物体运动三定律
    4.李四光打破了两个“洋神话”,推翻了洋人的哪些
    断言? ① “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 ②“中国
    贫油论” ③“中国不存在第三纪冰川” ④“中国
    贫铀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 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论断,是吸取了
    A.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B.南昌起义失败的教训
    C.秋收起义失败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
    6.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在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资本论》 C.《共产党宣言》 D.《莱茵报社论》
    7.1841年春,23岁的马克思以一篇见解独到的论文,获得耶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最能打动他的导师的是他比较成功地运用了
    A.黑格尔的辩证法 B.法国的启蒙思想C.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D.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8.《资本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它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意义在于
    A.它是政治经济学的一次革命 B.它从经济学角度充分论证了社会主义学说的科学性
    C.它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D.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9.二月革命是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革命成果却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继续奠定了基础,具体表现为 A.推翻了沙皇极端专制的政权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无产阶级直接掌握了政府机构 D.士兵倒向革命,成为革命的武装
    10.“这一革命开辟了通往战胜私有制的统治和消除人剥削人制度的道路,这一个革命把社会主义从一种社会政治思想流派变成了大规模的世界实践现象。”这一革命是指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三大改造
    11.在《共产党宣言》发布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论证这一观点是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
    命的胜利 ②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辛亥革
    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着 A.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13、小明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下面是他收集的两枚邮票,关于两枚邮票所纪念的人物和事件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B.前者直接领导了后者
    C.前者的理论直接指导了后者
    D.后者丰富了前者的理论
    14.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
    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 B.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
    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D.巩固发展三大改造的成果
    15.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被称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这主要是因为它
    ①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②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现象
    ③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④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