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卷 非选择题(4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40分。第31、32题为必考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其中一题做答,且只能选一题。 二、非选择题: 31.(必做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救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 材料二 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材料三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负,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4分) (3)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4分) 32.(必做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什么?指出这一主题的依据又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的观点:“为什么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答出最主要原因即可)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是“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5分) (3)总结中国最后取得这两件东西——“独立”和“民主”的宝贵经验有哪些?(4分) 33.【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做题)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请回答: (1)“光荣革命”创造的这种政治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6分) (2)你对“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这种看法是否同意?请运用史实说明你的理由。(9分) 34.【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做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毕加索与《和平鸽》(见下图)。 材料二 “有鉴于在未来的世界大战核子武器肯定会被运用,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号召世界各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而我们号召它们。因此在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应该用和平手段。” ——《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什么?材料二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一宣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7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8分)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AABDD CBACB CCCCA CCDBC BBBCC BAADA 二、非选择题: 31.(1)特点: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救灾与减灾相结合。(4分) (2)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劳动者权益。 成因:工业革命后工人受剥削沉重,工人运动兴起;统治阶级维护政权的需要;人权观念加强和民主政治的发展。(4分) (3)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保障;克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4分) 32.(1)主题:反封建,求民主;反侵略,求独立。(或反帝反封) 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4分)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造成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下,中国变成他们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中国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确立民主政治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个主要目标。(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主流)(5分) (3)坚持中共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坚持武装斗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统一战线等(此题为开放题,其他符合题意内容亦可给分)。(4分) 33.(1)颁布《权利法案》,确立法律至上、议会主权的原则;议会和内阁掌握实权,君主变为虚君。(6分) (2)不同意。理由: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民主共和思想为武器,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美国共和政体为范本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实现了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9分) 34.(1)主题: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核心内容:反对核战争。 影响:使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来。(7分) (2)特点:以反核运动为中心;参与阶层广泛;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8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