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答案:C 解析:由于时代背景不同,文艺复兴运动重点抨击天主教神学思想,追求现世幸福,而启蒙运动矛头重点指向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要求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9、答案:C 解析:克伦威尔死后,英国国内政局混乱,阶级矛盾尖锐,资产阶级为巩固统治秩序,同意查理二世登上王位。 10、答案:D 解析:“光荣革命”尽管保留了封建残余,但它通过不流血的形式最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对此应基本肯定;另外,“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 11、答案:C 解析:《权利法案》体现了近代社会以法治取代人治,以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 12、答案:C 解析:“光荣革命”是1688年辉格党人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的,它体现了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贵族地主之间的妥协。 13、答案:B 解析:因为后业波旁王朝曾经复辟,攻占巴士底狱后掌握政权的是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故C、D两项可排除;法国大革命之所以称之为“大革命”,就是因为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题需要注意区别英国和法国革命开始标志的不同。 14、答案:A 解析:法国《人权宣言》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但它未确立具体的政体形式。 15、答案:C 解析:这一时期出现的粮食投机行为很多是工商业资产阶级所为,因而吉伦特派坚持反对规定粮食的最高限价,认为是侵犯私有财产。 16、答案:C 解析:本题从拿破仓战争的性质及欧洲封建势力的强大两个角度争析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失败的原因。第一帝国灭亡以后,法国大革命的一些基本成果仍得以保留。 17、答案:A 解析:美国独立战争是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由此可知A项正确。 18、答案:B 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含有种族歧视的规定,不能说是实现人人平等,故排除C项;它最初没有关于个人民主权利的规定,故排除A项;中央集权不属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故排除D项。实际上,三权分立就是民主共和的具体形式。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之间联系的理解和把握。排在最前面的应是启蒙运动,它为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进行了思想动中。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法国大革命削弱了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创造了条件。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 20、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是美国而不是海地,海地是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故答案是C项。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1)不一致。材料二对参众两院议员资格的规定使一部分失去了被选举权;对选举权的规定中黑人按3/5折算,印第安人不计算在内,又使一部分人被剥夺了选举权。这些都否定了材料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规定。原因:材料一是独立战争期间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为动员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而提出的主张。1787年宪法是美国已取得政权之后制定,他们成为统治阶级后,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多方面限制人民的民主权利。 (2)反映了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材料二、三反映出美国长期实行种族歧视政策,黑人、印第安人的选举权、被选举权长期受到限制,大部分黑人被剥夺了受教育权。这说明美国许多人没有人权,美国人权问题很严重。 (3)美国自己国内的人权问题都没有解决好,没有资格指责别国人权问题;美国打着人权的招牌,对别国指手画脚,是以人权为名,行干涉别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之实。 解析:本题以美国独立后的种族歧视及民主权利的不平等问题为切入点,考查了当今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及虚伪性,时政性较强。对第(1)题,要通过对参众两院议员条件的限制及对黑人、印第安人的歧视性规定分析归纳材料一、二的矛盾之处;对第(2)题要围绕种族歧视这一核心,分析美国在此问题上的人权状况;对第(3)题,要重点指出美国当今“人权”外衣下的霸权主义实质。 22、答案:(1)原则:思想自由,如信仰、言论和出版自由;财产自由,如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政治自由,国家必须实行法治,如政府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要实行分权制衡原同,实行代议制,由公民自由选举立法机构等。 (2)三国都首先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通过资产阶级政权,颁布法律来确立 政治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如英国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美国1776年颁布了《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1789年颁布了《人权宣言》等;资产阶级通过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法律,来实现政治自由主义从思想到法律的转变。 (3)主要目标: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保障资产阶级利益不受侵犯;反对宗都限制,实现宗教自由。 解析:所谓“政治自由主义”,在此指的是启蒙运动所倡导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具体指思想自由、政治自由和财产自由。对第(1)题,可据此分析政治自由主义的主要原同;第(2)题,可以按先革命后立法的顺序分析三国政治自由主义的实践过程。 23、答案:(1)相互影响:美国独立战争受启蒙思想影响,并证明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思想观点及社会学说的可行性。法国大革命受美国独立战争的推动。 (2)“合作”指法国对北美独立战争的援助。法国当时的出发点是与英国争夺市场和打击英国海上霸权。 (3)区别:美国1787年宪法根据启蒙思想家的三权分立学说,规定了美国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的职责与权力,但对社会成员存在着种族歧视;法国的《人权宣言》阐述了天赋人权学说,体现了要求摧毁君主立宪制国家。原因:美国是刚刚获得独立而诞生的年轻国家,既要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确保独立,又要防止政权走向专制独裁,故突出三权分立原则。掌权的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进行种族歧视,所以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法国是封建势力十分强大的国家,突出强调人权有利于摧毁君主制和等级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但当权的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与封建势力有着种种关系,反封建态度不坚决,不能断然与封建势力决裂,故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国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及两国革命后政权建设的有关问题。既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加大了对考生综合、概括能力的检查力度。解答第(1)问时可从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及影响、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中提取有关要点。解答第(2)问“出发点”时应联想西欧国家在殖民扩张中的矛盾及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第(3)问难度比较大,解答时,先依据两个法案的内容找出二者在国家、人民权利方面的区别。然后根据各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分析原因时应根据“区别”的内容逐条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