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西高2010年10月高二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7小题,每小题2分,共74分) 1.观察右图,请问以下哪条信息不能从图片中得出 A.皇帝至高无上 B.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C.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D.御史大夫负责监督百官 2.“阿房阿房,始秦亡”反映了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徭役繁重 B.刑罚严酷 C.赋税沉重 D.文化专制 3.“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秦以前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朝时期玉玺为皇帝独有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4.唐代柳宗元曾评述:“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里的“政”不包括 A.焚书坑儒 B.大兴土木 C.书同文、车同轨D.法律严苛 5.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太宗因属马而热衷骑射,唐太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 B.戊午年 C.己未年 D.癸卯年 6.“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贞观政要》卷一),上述主要描述了 A.《唐律》颁布实施的效果 B.贞观之治的升平景象 C.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推行的影响 D.科举制的实施扩大了统治基础 7.羁縻府州是唐朝对民族地方的一种间接统治形式。关于这种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突厥归附后,唐太宗在其部落原处设置的管理机构 B、羁縻府州的首领是由唐中央政权重新任命的,官位可以世袭 C、羁縻府州管理下的各部落,不编户籍,不上贡赋 D、所属州县通常由都督府节制,大者为府,小者为州 8.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很多以历史事件为题材,右图就是著名的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 请问画中唐太宗接见的使者来自于( ) A.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9.唐太宗对大臣们说,他勤于政事,不仅仅是体恤百姓,更想让大臣们长守富贵。由此可见,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本质是 A.稳定社会秩序 B.维护地主阶级长久的利益 C.缓和阶级矛盾 D.完善各项政策 10.“贞观之初,率土荒俭,一匹绢才得一斗粟……自五六年以米,频岁丰稔,一匹绢得十余石粟。”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A.农产品、丝织品大量投放市场 B.丝织品质量提高,价格上涨 C.农业发展,粮食价格宜 D.唐政府奖励垦荒,轻徭薄赋 11.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唐太宗 A.休养生息政策 B.仁义为本原则 C.民族团结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12.“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康熙帝的这首诗写在 ( ) A.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 B.平定“三藩叛乱”之时 C.收复雅克萨之时 D.收复台湾之时 13.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中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 ④表明清朝行使平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 B.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 C.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 D.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 15.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年代 福建莆田直隶宝坻湖北川汗 康熙十五年(1676)192丁0丁 康熙二十五年(1686)88丁22丁24丁 康熙三十年(1691)58丁10丁14丁 A.三藩之乱 B.准噶尔叛乱 C.郑氏割据 D.大兴文字狱 16.康熙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时,曾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书“万世师表”悬于大成殿 上。这说明 ①康熙善于学习和创新 ②康熙尊重汉族文化传统 ③“尊孔”有利于清朝统治 ④康熙注意加强民族团结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右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备 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 18.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所体现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①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②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③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④有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