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28. 恩格斯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特点归纳为“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种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文学 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印象派艺术 29. 右图这幅画作品的风格和作者是 A.浪漫主义、塞尚 B.后印象画派、莫奈 C.后印象画派、毕加索 D.现代主义、毕加索 30. 20世纪50年代有一部作品被评价为“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他那具有新奇(荒诞的)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这部作品是: A.《人间喜剧》 B.《等待戈多》 C.《警察与小偷》 D.《摩登时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其中31题20分,32题20分。 31.连线题:(20分) 请将下列相关项连线。 康有为 新文化运动 曾国藩 资产阶级维新派 陈独秀 三民主义 孙中山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毛泽东 洋务派 32.读下面史料: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后来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他们的观点是调和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王道学说,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荀子的思想和孔孟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他主张“性善论”。西汉时期,董仲舒为适应“休养生息”的时代要求,建立了以“君权神授”学说为基础的新儒学体系,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完成下面问题: (1)上面的文段中共有若干处说法不符合史实,请指出错在哪里并给予改正?例如:战国→春秋(15分) (2)如果要给上面文段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表述是什么?(5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 BBABBCACBCADDDC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AABDCCBBCDDCBDB 二.非选择题: 31. 康有为 新文化运动 曾国藩 资产阶级维新派 陈独秀 三民主义 孙中山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毛泽东 洋务派 32. (1)战国——春秋 调和——对立 完全一致——不完全一致 “性善论”——“性恶论” “修养生息”——“中央集权” (2)儒学的早期历史、儒学是如何取得主流地位的?先秦至西汉的儒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