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 (1)从材料一、二可看出,英国农村居民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2)导致农村居民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英国农村居民的变化对英国社会经济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3分) 27、(10分)“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以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崛起。这些新大国总有一天会对世界军事形势和各国领土状况施加决定性影响。”(引自《大国的兴衰》)两个例子中崛起的新大国有哪些?(2分)选择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国家,说明1890年崛起的情况和对世界的影响(8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7分) 材料1:关于1873年俾斯麦对日本赴欧美考察团的谈话片断 “方今世界各国,虽皆声称以亲睦礼仪相交往,然彼此全系表面文章,实用强弱相凌,大小相侮……彼此之间所谓公法。虽号称保全列国之典章,然而一旦大国争夺利益之时,若与已有利,则依据公法,毫不改变,若与已不利,则翻然诉诸武力,故无常规也。小国孜孜省顾条文与公理,不敢越雷池一步。以尽力保全自主之权,然遭其簸弄凌侮之政略,则每每几乎不能自主。是以(普鲁士)慷慨激奋,一度振兴国力。欲成为国与国对等之权实施外交之国。乃振爱国心,积数十载,遂至近年始达成所愿。” ——摘自远山茂树《日本近现代史第一卷》 材料2:“……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解决,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合作应对。任何一个国家和一种力量,都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来独自完成这个任务。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各国平等协商。…… 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保证各国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各国人民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明。…… 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各国应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维护全球战略平衡和稳定。” 摘自江泽民在德国外交政策协会的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归纳指出俾斯麦对当时国际关系的判断。(3分) (2)结合材料1简要评析俾斯麦有关国际关系的谈话。(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的谈话对日本的影响。(2分) (4)德国历史上曾出现了著名的社会主义理论家,他们是?(2分)其最突出的成果是?(2分) (5)19世纪末,德国经济迅速发展,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请回答其原因是?(4分) 29、(13分)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6分)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潮流?(2分)请举出四件重大历史事件来说明这一股历史潮流。(5分) 靖安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25×2分=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BDBCDDDDCBCAD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ADADBDCDCBBD 二、综合题(50分) 28、 (1)判断:各国之间是实力的竞争,弱肉强食;(1分)以大国利益为中心,弱国无外交;(1分)要取得国际关系的平等地位,必须振兴国力。(1分) (2)俾斯麦对19世纪末国际关系现状的分析是符合实际情况的(2分)但他主张以强凌弱,对外侵略扩张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他给世界人民带来战争和灾难(2分) (3)影响:促进日本推行明治维新、增强国力,发展成为亚洲强国,(1分)并把对外侵略扩张作为其基本国策。(1分) (4)马克思、恩格斯(2分);《共产党宣言》(2分) (5)1、完成了统一,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2、得自法国的赔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3、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提供了资源;4、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便于采用新技术。(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