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三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的“抓住事物的本质”的?(3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趋势,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的依据。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3分) (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2分) (4)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2分) 参考答案 1.解析:A《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整理孔子的言论编著而成的,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 2.B宋明理学强调道德的修养,认为修养道德是成圣的前提,研究天人的关系的是汉代新儒学;儒家“格物”的目的是理解“理”的含义,而非认识自然规律;宋明理学业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前提。 3.C 本题关键词是“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维护周礼,贵贱有序,实际上体现的是消极面,说精华就不合适了。 4.C 国际孔子文化节说明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有影响,故②正确。孔府、孔庙、孔林主题针对“孔子”,故①正确和③正确。④项错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们要弘扬、借鉴孔子儒家思想中的合理成分。 5.D 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再认再现能力和理解能力。孔子主张的“仁”有利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主张“仁者爱人”,重视人的能力;《诗经》中的“国风”内容歌颂劳动人民,体现人文精神,故A、B、C三项正确。孔子“仁”的思想在当时的形势下不利于结束分裂局面。 6.C 注意试题的限制条件是“发扬和光大儒家思想”,而“燔诗书而明法令”是秦始皇压制儒家思想的行为,因此排除。 7.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华佗的医学取得的成就是麻沸散。 8.A 不能以孔子的言行当做评价事物的标准和依据。 9.A 《诗经》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主要集中在“风”这一部分,属于民歌,展现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它的风格是写实的,不是浪漫主义的,也不是辞藻华丽的。其多为四言诗,不是长短句。故A项正确。 10.C 《离骚》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明清小说反映了市民的生活和文化心理需求。故①、④排除。 11.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仁政,苏格拉底主张道德教育。 12.B 依据材料可知这是描述蒙娜丽莎的微笑。 13.D 从材料中所介绍的《尤利西斯》的写作时间和写作手法上看,该作品属于现代主义,毕加索即是现代主义艺术大师。 14.D “电影是一种产业”说明具有商业性质。 15.C “三把利剑”指三民主义理论。它不能彻底解决封建制度下农民的土地问题。 16.D 《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长诗,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A、C两项说法正确。楚辞是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情感奔放,想像奇特,文采华美,具有浪漫主义色彩,B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 17.A 题中材料“其书罗列甚远之国”应该是指介绍西方各国。四本书中,只有魏源的《海国图志》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所以A项正确。 18.B 本题容易误选C项,卢米埃尔兄弟是电影的发明人;A、D两项是著名的电影导演或演员,正确答案为B。 19.D 此题用排除法,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主要意义在于推翻天主教的说教,否定教会的权威,尚未认识到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 20.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在于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观点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 21.B 题中材料意指,每个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这与“天赋人权”的含义相吻合。 22.B 将人文主义思想宗教化,是与人文主义思想背道而驰的。 23.D 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维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故人们担心会危及社会的智育和道德。 24.C 材料表明,陈独秀对国民不关心国家大事,参政议政能力差很不满意,所以他要做的首先就是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25.A 科教兴国战略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所以A项的时间错误。 26.(1)牛顿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代数二项式定理和日光的组成;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牛顿力学体系。(2分)把天地万物的运动规律概括在一个严密的统一理论中,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中第一次理论性的大综合,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这一成就使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机械论的自然观在整个自然科学领域中取得了长达200余年的统治地位。(2分) (2)时代背景: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初期,欧洲正处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有较大发展;欧洲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和殖民扩张对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分)牛顿自身的因素:扎实的基础知识,勤奋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借鉴了前人的科学成果。(2分) 27.(1)柏拉图。(1分) (2)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真实的,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批驳了柏拉图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论。(4分)他还认为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设想不符合实际。(1分) (3)态度:尊敬但不盲从。(2分)体现了他追求真理的精神。(2分) 28.(1)图一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正式手工艺产一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图三明确提出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从理论上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3)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 (4)图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图二对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和认识问题从理论上做出了新的回答,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图三、图四使我们党有了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指导思想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在孕育形成中) 29.(1)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1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1分) (2)美国政府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三部门组成,分别执掌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2分) (3)对总统否决的提案,国会须再次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该提案,总统就无权否决。(2分) (4)美国民主制度。(1分)美国总统尽管握有行政大权。但受制于国会和最高法院。(1分)可以有效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或有利于防止独裁),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2分) 30.(1)符合时势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民族独立。(1分)实现近代化(或实行资本主义)。(1分)把握到大众的心理;对民族危机加剧不满;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不满;要求解决民生问题。(1分,答到1点即可) (2)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分)任务:反帝反封建。(1分)性质:民主革命(1分) (3)大趋势: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分,答到其中2点即可) (4)物质力量: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主乐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3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