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C A.是经过长期酝酿由党的最高领导人慎重决策后提出的 B.是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 C.是没有限制条件,随意而发的“百家争鸣” D.“双百”方针在实践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 13.“双百”方针提出后,在什么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C A.科学技术领域 B.文学艺术领域 C.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 D.思想领域 14.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在: C A 1978年 B 1985年 C 1988年 D 1990年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 B A.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新阶段 B.基础教育发展到新阶段 C.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初步确立 D.我国的教育与世界接轨 16.改革开放后,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在基础教育方面,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B.对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C.高等教育方面,增设了一批新兴的边缘学科专业 D.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多渠道筹措经费为主、国家拨款为辅的体制 17.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 ①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②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④氢弹爆炸成功 D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20世纪新中国取得的下列成就,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D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入太空 ③、袁隆平育成“南优2号”④、中央提出调整八字方针 ⑤、中国恢复高考制度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⑤③ C、④②①⑤③ D、④①②③⑤ 19.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④“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D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20.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的战略是 A A.科教兴国 B.信息高速公路 C.“教育大跃进” D.三个面向 2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 ②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 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22.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D 23.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 A.工业化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 B.一边倒 人民公社 另起炉灶 C.大跃进 两弹一星 和平共处 D.合作化 求同存异 三个面向缓和 24.我国建国以来下列重大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A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④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⑤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②⑤④③ D.②④①③⑤ 25.下列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成就的是 C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号”系列飞船发射成功 D.中国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过关训练 班级 姓名 学号 123456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二.非选择题(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还不到500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 1961年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制造此类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1974年籼型杂交水稻育成是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 1999年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础 ——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材料三: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的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编者选编 请回答: ①、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新中国成立时,现代科学技术基础十分薄弱。 ②、材料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丰硕的成果,不仅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而且有些项目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归纳材料三出现的原因。 ③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第二,党和政府对发展科技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第三,与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创新精神分不开的。 ④、材料三可得出什么认识? ④、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结合,促进经济发展,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