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英里长的小西班牙牙岛(指海地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引自《哥伦布的遗言》 材料三: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引自《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请回答: ⑴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⑵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和三看,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⑶根据材料,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公平贸易”?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图1) 材料二 郑和航行路线图(图2) (1)根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请指出图1中①、②、③、④字母分别代表哪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列出完成航线②先后经过了哪些海洋? 路线:① ② ③ ④ 海洋: (3)如何认识这次航行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所带来的影响? (4)图2与图1比较,郑和下西洋早于新航路开辟,但没有完成“会合世界”的任务,后来此类航海壮举明朝再也没有发生过,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5课《开辟新航路》练习 参考答案 1-5 DBDAC 6-10 DDBCC 11.⑴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东岸后,东西方旧商路受阻;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认为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 ⑵材料一所述的目的了解东方风土人情并使东方人归依基督教;材料二、三说明他们的目的是建立海外殖民统治,掠夺黄金。 ⑶显然西方殖民者图谋扩张和掠夺,并已在美洲的某些地区建立起殖民统治,强迫殖民地人民纳贡,因此根本不可能存在什么“公平贸易”。 12.(1)原因: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社会根源是人们对黄金的渴望与追求,商业危机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使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经济根源是传播天主教。 (2)路线: ①哥伦布 ②麦哲伦 ③达•伽马 ④迪亚士 海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3)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美的经济和贸易联系,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4)郑和下西洋耗资巨大,不计效益,后力不济;明政府后来实行海禁政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