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赞誉的是下面哪位诗人的作品?( )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苏轼 58.与隋唐相比,;两宋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出现的新景象有 ( ) ①人们除了创作和欣赏散文、诗外,词也非常流行 ②人们竞相购买阅读小说《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③人们可以欣赏到风俗画 ④人们在瓦肆欣赏滑稽戏、讲唱戏以及杂技武术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9.元朝杂剧《窦娥冤》:“地也,你不分好歹和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此句体现了关汉卿剧本的特色是 ( ) ①反封建 ②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 ③对受封建压迫的人民的同情 ④呼吁解放妇女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0.仔细阅读下列言论,用发展的观点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②“立国之道当以礼仪人心为本……天文算学只为末议,即不讲习,于国家大计也无损。” ③“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 ④“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A. 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61.1902年,京师大学堂的日本教师在生物课上解剖了一只羊,西太后闻后大为震怒,管学大臣张百熙急得入朝叩头自请处分。这则史实反映了 ( ) ①日本对中国文化入侵 ②西太后伪善、愚昧 ③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教育改革举步艰难 ④近代科学进入了校园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2.1993年9月,美国率先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4年欧共体宣布欧洲决定建立信息高速公路,1994年日本也宣布采取措施以促进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中国也加入了这场竞争。各大国对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感兴趣的最直接原因是 ( ) A.它决定了未来的经济地位和国际地位 B.它决定了能否在新世纪的多极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C.它决定了在未来的信息技术上能否占据领先优势 D.它决定了今后经济、科技竞争的优势 63.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艺术。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最早形成于北京地区 B、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 C、清朝时期成为广泛流行的新剧种 D、在徽剧和汉剧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64、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含义是 ( )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65、陈独秀曾说:“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这里“必排孔教”其实质是反对 ( ) A、儒家传统道德 B、儒家思想文化 C、孔子思想学说 D、封建专制制度 二、材料题(共2题,66题17分,67题18分,共35分) 6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认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材料二: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制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三: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主张:“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四:钱玄同的文章号召说:“青年啊,如果你还想在二十世纪做个人,你还想中国在二十世纪算个国,那么,赶紧鼓起你的勇气,奋发你的毅力,剿灭这种最野蛮的邪教和这班兴妖作怪胡说八道的妖魔!” 材料五:鲁迅发表文章指出:“现在有一班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论的人的对头。”又说:“据我看来,要救治这几至国亡种灭的中国,那种孔圣人、张天师传言由东来的方法,是全不对症的,只有这鬼话的对头科学,不是皮毛的真正科学。” ——采选自《百年中国史话》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魏源对“夷”有何认识?“制夷”的含义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曾国藩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梁启超认为变法最重要的什么?比起魏源、曾国藩,梁启超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什么进步?(4分) (4)材料四中的“最野蛮的邪教”指的是什么?从材料五看提倡科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些文章发表于什么时期?(3分)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西学东渐”的演变过程是怎样?(2分) 67.温家宝在《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中指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1: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长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2: 思想家主要思想 孟德斯鸠 (1689~1755)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伏尔泰 (1694~1778)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卢梭 (1712~1778)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3: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1)依据材料1,概括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巨大影响。(2分) (2)依据材料2,分别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基本主张。(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这些构想是材料3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10分) 2010——2011学年12月份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CAA 6——10 DCBBC 11——15 CDBCB 16——20 BBDBC 21——25 DBDBB 26——30 ABDCC 31——35 BBCBB 36——40 BACAA 41——45 CBDAB 46——50 CDAAA 51——55CADAC 56——60BCDBA 61——65CCBDD 二、材料题 66、(1)西方国家的军事装备、军队的训练、管理方面优于中国;(2分) “制夷”就是抵抗外国的侵略。(2分) (2)先购买,再仿造;(2分) 使清政府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朝统治。(2分) (3)变官制;(2分) 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军事和技术,更应该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教育和政治制度。(2分) (4)儒家学说(孔教);(1分) 拯救中国,挽救民族危机;(1分) 新文化运动时期。(1分) (5)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2分) 67、(1)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2分) (2)孟德斯鸠: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或三权分立)。(2分) 伏尔泰:平等、自由、民主,建立开明君主政治。(2分) 卢梭:主权在民(或社会契约论)和建立民主共和国。(2分 ) (3 )构想: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君主立宪等。(4分) 观点:理性即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3分) 新高度:从对人的尊重发展到对理性的推崇。(3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