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魏源等人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其目的是()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使人们注视世界形势的发展 C.抵制侵略,使 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D.帮助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 31、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是() A.早期维新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32、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 A.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B.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 .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3、新文化运动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这里的“科学”是指() A.牛顿力学体系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中国的传统科学技术 D.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34、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 D.毛泽东 35、“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 A.兴 中会的革命纲领 B.华兴会的革命纲领 C.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D.光复会的革命纲领 36、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三民主义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三民主义实践的是() A.兴中会成立后发动的广州起义 B.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D.“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 37、决定中国民主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最主要依据是() A.共产国际的指示 B.苏俄的革命经验 C.中国的特殊国情 D.毛泽东思想 38、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洛川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遵义会议 39、决定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三大 40、邓小平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开创和实践始于() A.“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中共十三大的会议公报 D.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41、提出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A.中共十三大上 B.中共十四大上 C.中共十五大上 D.中共十六大上 42、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是() 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返回式卫星的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D.中远程火箭发射成功 43、下列科技成就中, 哪些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①第一颗原子核爆炸 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③“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④我国启动载人航天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4、对“双百”方针的提出反响强烈的是() A.工农群众 B.城市人民 C.知识分子 D.民主人士 45、新中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确定于() A.新中国成立之时 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46、“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认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各项中,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有() ①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②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 ③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④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