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35课时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 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他的话说明了 ( ) 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B.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C.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 D.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它的发展是曲折的。图中出现B处(1919年前后)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 A.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B.全国性抵制洋货运动 C.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 3.“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 ) A .民族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壮大 B.为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提供了阶级基础 C.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D.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下坡路,其直接原因是( ) A.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 B.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D.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5.右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 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实业救国的思潮 C.工人阶级的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6.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大公报》载:“顾客清晨等候店铺开门……百货营业额较平时增加了3到4倍,甚至10多倍。南京路四大货物种类已残缺不全。……清晨五时,中央银行已是人山人海,估计有十万人。”这表明 ( ) ①上海经济发达,社会购买力强 ②货币贬值,出现抢购和挤兑风潮 ③经济前景暗淡,人心浮动 ④物价下跌,人们纷纷抢购商品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7、2005年10月26日,89岁的荣毅仁先生在北京逝世,走完了他跌宕、传奇的一生。以他为代表的荣氏家族自上世纪创业至今的家族史,描绘的也是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缩影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更名为“茂新”面粉厂。1905年又设立振新纱厂,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已达到16家。 材料二 1927年,蒋介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下令封杀他们在无锡的产业,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国库券而了事。八一三事变后,荣氏企业备受重创,申新一、二、八厂全部被毁,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失、劫掠和强占。在此逆境下,荣氏家族为求生存,历经艰难将申新四厂、福新五厂迁往后方。抗战胜利后,荣德生力阻荣氏部分企业向海外拆迁,坚守产业,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责任编辑:admin) |